初秋的大冶湖高新区,到处绿意盎然。站在长乐大道东头眺望,整条道路干净通畅,区域整齐清爽,阳光透过树影勾勒出一条条柔美的线条。
自2022年获批省级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以来,大冶湖高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优布局、强生态、助产业、惠民生”目标,积极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推动“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实现了县域经济和园区建设的突破性发展。
大冶湖高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涉及辖区32个村、20个社区,总面积88.42平方公里。按照“园区强基增效、乡村理田兴乡、生态修水塑景”理念,划分园区集约提质区、乡村振兴发展区、生态修复提升区三大整治分区,共规划49个子项目,总投资40.46亿元。
土地集约拓宽发展新空间
9月19日,大冶湖高新区金阳路的华中学校内,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欢声笑语,一派朝气蓬勃。
据悉,这里曾是黄石利达纺织公司的一块低效用地。为盘活此地,大冶湖高新区通过二次招商,引进北京金东方华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8亿元,兴建一所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优质民办学校。该校于2022年9月建成使用,设小学部21个班级、高中部44个班级,在校学生2900余人。
盘活存量土地是缓解土地要素供需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大冶湖高新区以全域国土整治为支撑,大力实施“腾笼换鸟”战略,以工业园区为切入点,探索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模式路径,新增产业空间超2000亩,土地集约化利用率居全省前列。通过盘活或二次利用存量土地,变土地存量为发展增量,先后对博天环保、立峰纺织等510亩低效用地进行再开发;对黄石利达纺织、力特隆等450亩闲置土地进行整治盘活;为融通高科、罗普特、立中轮毂等一批优秀企业落户提供用地保障,土地建成率增长至97.37%、开发率增长至85%,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经济密度。在2024年度138个国家级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全国排名34位,全省排名第3位。
以建设用地整治为基础,大冶湖高新区实现对低效用地、闲置土地提升全覆盖,通过政府收储再出让、收购出租、收购再出让等举措,提高土地及厂房利用率,积极盘活低效用地,让“沉睡”土地“活”起来,推动土地资源更集约、更高效、可持续、高质量利用。
产城融合跑出发展加速度
城因人聚而兴,人因城兴而居。大冶湖高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与《黄石大冶湖高新区产城融合规划》深度衔接,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理念融入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把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了“生态宜人、服务留人、产业聚人”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格局。
依托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大冶湖高新区积极推进园区升级扩容工程,实施涵盖新型材料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园、团垴城乡一体化及石洪甫城乡一体化等项目的西北产城融合项目建设;投资5.66亿元建设城西北产城融合示范区、投资3.15亿元建设攀宇工业园产城融合示范区,有效提升园区承载力。目前,攀宇产城融合一期、城西北产城融合一期等项目公寓楼主体结构已完成,配套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实现“职住平衡”和“15分钟生活圈”覆盖。
为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冶湖高新区在新型材料产业园、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点区域,科学布局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商业综合体、学校、三甲医院等生活设施,统筹建设交通路网、能源供应、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等重大基础设施,实现园区互联互通和设施共建共享。先后新修建道路12条总长9312米,提档升级现有道路5000米,修建4条110kV供电专线和2个10KV开闭所等电力设施,完善道路排水工程1055米。
同时,该区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在推进产业招商引资的同时,强化源头准入评审、实施履约动态监管等举措,推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提升土地开发、供应水平。投资11.18亿元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园及配套项目建设,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拎包入住条件,让招商项目少占地、快落地。目前,已吸引大美科技、惠盈科技、腾触电子等一大批高端电子设备企业落户投产,总投资超60亿元;亩均地区生产总值从41.78万元提升至52.63万元、亩均税收从11.54万元提升至27.53万元、亩均固定资产投资从84.51万元提升至300万元。
在此基础上,该区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人居环境升级,实施道路硬化、污水管网改造、垃圾分类等工程。进一步完善园中村的日常生活、体育休闲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健康发展,将生态优先理念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提升园区碳汇能力,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宜居和谐共生。2024年成功创建黄石市无废园区。
生态修复提升园区新颜值
9月20日,罗家桥港畔,在阳光的照耀下,工作人员正忙碌着港边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复维护工作,不远处的凉亭,市民休闲聊天,绿植随风摇曳……
罗家桥港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是高新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重点子项目之一,也是大冶市重点生态工程之一。项目总投资约6.5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控源截污、河道治理、水生态修复、滨水景观提升等。
在治理过程中,大冶湖高新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要求,严控港道边坡种植和围湖养殖行为,扎实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在农村聚集区加快建设农村卫生厕所和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结合城乡旅游思路,建设人行生态绿道,搭配灌丛、草地、浮岛等,建设主题公园,打造“步步有景、处处如画”花园式美丽村景。
“目前,罗家桥港流域的治理工作已接近尾声。”大冶湖高新产业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雨水管网清淤68km及CCTV检测工作,雨污混错接排查52处、改造50处,污水空白区管网建设16.8km,驳岸工程挡墙基础施工14.58km、河道淤泥清淤约3.2万m3、土方开挖约23万m3。
同时,该区全力推进罗家桥大道、金阳路排水管道清淤修复工程以及桃花村下径湖中心港清淤工程等系列工程,通过水体修复、补植补造、护坡治理、河道清淤、道路绿化、污水管网建设等举措,全区的绿化覆盖率提高至30%,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推动下,大冶湖高新区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深化产城融合,统筹生态修复,擦亮了生态底色,优化了空间布局,提高了用地效率,构建了“东城”“中产”“西乡”的发展格局,一个“产、城、人”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的高科技新城正迈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