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西塞山工业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逸洋制管年产30万吨热轧精密无缝钢管生产线正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这个总投资50亿元的特钢“链主”项目从签约到设备安装调试,仅用半年时间,其落地过程折射出西塞山区产业链招商的创新突破——通过精准算好“诚意账本”“成本账本 ”“生态账本”,走出一条“链式招商”的特色发展路径。
诚意账本:两年十访叩开“链主”大门
“西塞山区干部背着投影仪跨省路演的场景,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当被问到为什么来西塞山区建厂,江苏省张家港市逸洋制管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向兵发出感慨。这家全国轴承钢管龙头企业的落户,源于该区历时900天的执着攻坚。
捕捉到该企业扩产信息后,西塞山区招商团队两年里先后10次赴张家港,带着特钢产业集群图谱和定制化配套方案,反复磋商。最终用“原材料零库存运输”“全流程能耗优化方案”等硬核举措,引来企业投资扩产。
为化解企业“人生地不熟”的顾虑,该区创新实施“双链长”服务机制,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发展链长”协调要素保障,分管副区长作为“服务链长”跟进建设进度。项目签约次日,由几名干部组成的服务专班立即进驻工地,3个月完成用地整备,同步配建专家公寓和共享实验室。
“这里将比我们预期提前半年投产,西塞速度令人惊叹!”总经理吴信芳看到项目进展后,表示非常满意。
成本账本:大数据招商推动“双向奔赴”
在飞沃科技智能化车间,来自大冶特钢的合金钢棒材正被加工成风电螺栓。这个“链上招商”的经典案例,源于西塞山区招商专班对产业数据的深度挖掘。
2021年捕捉到企业扩产意向后,专班连夜制作“成本对比模型”,精准测算出落户西塞山区每年可节省物流、仓储等成本超800万元。更令企业动心的是,政府协调周边5家配套企业形成“热处理共享圈”,使单位能耗成本下降15%。
趁热打铁。2022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西塞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便赴湖南常德,带去规划设计图以及政府配套的产业政策。2023年,飞沃新能源科技(黄石)有限公司投产。
“他们比我们更懂产业链。”飞沃科技董事长张友君回忆,西塞山区团队带着30页的产业链协同方案登门,不仅帮助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还对接本地科研院所共建紧固件研究院。这种“超前服务”,使项目从洽谈到投产只用了半年时间。
生态账本:链式生长激活“磁场效应”
在西塞山区项目办,全区46家链上企业的生产数据或者项目进展数据,每周都在及时更新。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陈震环介绍,该区建立链主企业需求清单、本地配套能力清单、目标企业对接清单,这3本动态台账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正在建设的特钢产业加速器,已吸引12家上下游企业带方案入驻。
这种生态化招商模式正形成强大磁场效应,国家特钢重点实验室将落户于此,看中的正是西塞山区特钢产业链与智能装备产业的协同优势。数据显示,去年全区新引进项目产业链关联度达91%,项目亩均税收超行业标准20%。
“招商引资不再是拼政策优惠,而是拼产业生态。”西塞山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该区正以特钢产业为轴心构建创新生态,规划建设中的特钢物流园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这片投资热土上,一场从“单一项目招引”到“产业生态培育”的深刻变革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