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湖北爱骑士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现场,董事长王春发正协调工人们施工作业,“用好每一寸土地,按‘亩产论英雄’的标准提高效能”已成为阳新经济开发区园区内企业的共识。
坚持以产业优化升级为主线,加速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加快构建“四园驱动、多镇并进、城乡一体”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刚刚过去的阳新县两会,为阳新今后五年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
其中,实施产业发展倍增工程成为新蓝图的“当务之急”。阳新将从做大产业集群、做优园区平台、做精第三产业、做活镇域经济四方面实施产业发展倍增工程,为奋进百强县锻造硬核支撑。
做大产业集群
加大支持企业持续发展力度
推动工业再造,加大支持企业持续发展力度,将企业亩均税收超过定值部分按比例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做大做强。
开展产业链链长制三年行动,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工程,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完善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高价值链,力争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现代物流、品牌鞋服等产业均突破百亿产值,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大力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和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每年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25个以上,新增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确保202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200家。
做优园区平台
打造“中部鞋都”和产业基地
大力推进阳新县经济开发区调区扩区,力争进入全省同类开发区十强。城北工业园聚焦品牌鞋服、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产业,适度调整产业布局,努力盘活闲置资源,持续提升要素效益,培育壮大隆志鞋业、奥莱斯轮胎等一批企业,奋力打造“中部鞋都”和先进制造基地。
滨江工业园聚焦新材料、生命健康、循环经济产业,全力推动华新亿吨机制砂、富池综合码头等项目如期建成,奋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生命健康产业聚集区。
支持新港园区发展现代物流、先进制造等产业,确保棋盘洲综合保税区投入运营,中国有色40万吨阴极铜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打造长江中游多式联运枢纽港、贸易港,加快实现“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目标。
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聚焦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完善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基础设施,建成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标准化厂房,吸引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高标准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
同时,坚持规划同筹、交通同网、资源同享、产业同育、环保同治,在富池、黄颡口、陶港、白沙等区域建设滨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黄金工业走廊。
做精第三产业
力争旅游综合收入突破百亿元
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仙岛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排市滴水涯、枫林地心大峡谷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提升龙港革命旧址群等红色旅游景点品质,开发建设网湖、半壁山古战场、七峰山旅游景区,确保洋港百洞峡等一批新景区投入运营。
建成国和至王英、三溪至三教山等旅游公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强化县域旅游组团宣传营销,精心策划2-3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各景区互补联动发展,全力打造湖北旅游强县,力争旅游综合收入突破百亿元。
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推进农村电商,支持快递进村,加速发展文化、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建成四星级以上酒店2-3家,推动铜锣湾城市综合体投入运营,力争限上商贸业企业突破16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突破80家。
全力引进银行、基金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争创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力争3-5家企业主板上市。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做活镇域经济
激发镇区竞相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谁能干事就支持谁,谁能成事就奖励谁”。制定支持镇域经济发展办法,鼓励有条件镇区发展小微产业园,完善财政收入激励措施,对镇区当年税收新增部分按比例给予奖励,激发镇区竞相发展的内生动力。
健全农村公路建设分级负担等政策,加大对洋港等偏远、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重点支持陶港、浮屠、白沙、枫林等镇区发展工业。支持王英、三溪、排市等镇区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支持龙港发展红色旅游、商贸服务业,打造全省红色旅游镇、边贸重镇。支持黄颡口发展港口物流及现代服务业,打造滨江工贸新镇。
支持城东、兴国等镇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产城融合核心区。支持军垦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支持枫林建设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支持白沙、木港、洋港、荆头山、半壁山等镇区发展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支持大王、太子、金海等镇区根据自身优势,走出特色发展之路。科学制定镇域经济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考核,兑现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