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大冶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讲话和指示精神,采取出政策、推应用、建平台、强服务等措施,突出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产业链骨干企业,加快“5G+工业互联网”发展,推进企业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一、加强政策引导,激活力。出台《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引导支持产业链龙头、产业链骨干企业开展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对获得国家、省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开展工业服务互联网应用,对获得省级以上云标杆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市政府每年专项列支6000万元,用于工业互联网示范、智能化改造、“两化”融合、上云上平台、技术改造等奖补,为产业转型升级加注源动力。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奖补资金4730.44万元。
二、积极宣传和引导,转观念。一是打造线上学习平台。市经信局建立工业企业微信服务群,每天为全市400多家企业发送最新信息资讯。主要涉及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两化融合、双创平台等典型案例和相关知识的学习。部分企业在微信群中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最佳解决方案等。二是分行业开展线下培训学习。加强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行业协会、联盟组织的合作,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智能化改造等系列培训。召开了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行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单元快速改善技术培训、食品行业食品溯源数字赋能等培训。邀请专家辅导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三是组织外出学习。组织劲牌公司、山力兴冶、新冶特钢等企业赴杭州学习,组织翊通铸业等企业赴湖北十堰市东风公司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学习。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企业上云,营造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推进网络应用,提能力。市政府同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签订“5G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信息应用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赋能千行百业,共建繁荣数字大冶。市经信局牵头统筹推进5G基站建设和全光纤网络部署、应用,组织编制《大冶市5G基站专项规划》、《大冶市通信基础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今年5G网络计划投资1.18亿元,2021年以来,累计建成5G基站580个,实现了中心城区和各板块镇街地区、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计划10月31日前完成70%站点开通,在11月30日前完成全部5G站点开通,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网络基础保障。
四、推出一条龙服务,转作风。大冶市初步构建工业联网产业生态,先后引进东风汽车、汉云、航天云网、树根互联4家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引进文仲精工、中升信息、企点创等工业软件服务商,推动本地建立互联网产业联盟,由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系统集成商、制造业企业、省内外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等联合成立本地互联网联盟,重点发力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服务,已形成了具备各行业数字化改造一条龙的套餐服务。市经信局主动进园区、进企业、宣讲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相关政策和要求,我市鼓励和引导劲牌公司、三鑫金铜、华兴玻璃、迪峰公司等骨干企业与国内龙头云计算企业以及行业独角兽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开展工业互联网项目示范场景应用。
(五)鼓励数字化转型,勤培育。一是培育工业互联网试点。积极培育三鑫金铜、劲牌公司等企业做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基础工作;二是培育上云标杆。培育迪峰换热器(已开工)、瑞信养生(已开工)、劲华玻璃、华旦机械等企业做好省级上云标杆企业准备工作;三是全面推进上云上平台。我市邀请专家对全市企业进行上云引导,推进企业应用上云、设备上云、管理上云。全市上云企业超过600家,其中劲牌和晨信光电等2家企业入造湖北省首批上云标杆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
(六)加快平台构建,促转型。一是平台体系初步形成。目前我市已初步1+6+N的平台体系(即1 个工业云平台+6个企业级平台+N个工业APP应用)。工业云平台即将承载全市所有上云的企业,全市工业企业数据将汇聚云端。正在建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劲牌公司、三鑫金铜、劲佳包装、华兴玻璃、普罗格、楚天香妆、迪峰公司、瓦德新材料。同时,市经信局积极与优秀服务商对接,遴选发展工业互联网意识强烈的工业企业,为工业企业和优秀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牵线搭桥,组织树根互联、大冶联通、金碟、湖北企点创网络科技公司等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组成联合体,下步推动铝型材、模具钢、机械制造等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
下步,大冶市将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进企业、入车间、连设备”专项行动,工程在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产业园区、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培育三鑫金铜、华兴玻璃、普罗格制芯、楚天香妆、迪峰公司等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将通过三到五年时间,实现全市规上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全覆盖,大力推进企业数字赋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大冶奋进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 (大冶市经信局陈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