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县市区工作

大冶市做好“加减乘除”四字功 破解“双千”工作四点难

来源:黄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时间:2021-07-26 16:22

分享:

大冶市做好“加减乘除”四字功

破解“双千”工作四点难

 

今年来,我市立足实际,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以思想破冰精神为引领,着力做好简政放权“减法”、创新驱动“加法”、优化服务“乘法”、清理隐患“除法”,以“一办七专班”、“主题+节点”模式,持续深化“双千”活动,切实为企业发展解决难点、痛点、断点和堵点,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奋进全国县域经济50强。

简政放权上做好“减法”,攻克惠企政策落地“难点”。

一是减环节,大力推进无申请兑现”。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出台《大冶市推行惠企政策“无申请兑现”改革工作方案》,对第一批24项“无申请兑现”事项实行“无窗口、无见面、无审批、无差错”的“四无”改革,着力解决惠企政策落地难和企业、群众对政策“不知晓、不会用”等问题,让惠企政策从“企业申请得优惠”向“政府主动送优惠”转变。上半年,我市先后对融通高科、普罗格智芯、东贝铸造等119家企业实行了“无申请兑现”政策性奖补,财政部门开启资金应急拨款绿色通道”,3个工作日内3110万元奖励资金全部拨付到位,有效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二是减时限,大力推进“先建后验 ”。按照“简审批手续、严事后监管”的要求,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双承诺机制,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为企业信用承诺,开工前企业办理事项所需要时间由之前的79天下降到6天,“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上半年,市“双千”办为超丰米业、军龙缆索等19家企业办理了“先建后验”(延期)手续,为项目开工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 同时,我市大力推进“拿地即开工”五证同发审批模式改革试点,通过容缺受理、并联审查、模拟审批等方式,极大的压缩了企业从拿地到开工过程中各项手续办理时间,保障工业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三是减材料,大力推进“联合验收”。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完善电子证照库,全面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减少企业办事提交材料数量,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上半年,市“双千”办聚焦企业竣工验收备案难的共性问题,组织召开项目专题协调会7次,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帮助融通高科、蓝华铝业、冠牌光电等企业化解规划、竣工验收等难题20余件,获得企业一致好评。

创新驱动上做好“加法”,解决企业转型发展“痛点”。

一是智能+改造,全提升“大冶竞争力。为全市54家规上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定制智能化改造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遴选山力兴冶薄板、华兴玻璃等7家行业骨干企业,申报黄石市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试点示范项目。在行业“机器换人”“机器人+”基础上,预约专家赴迪峰公司、登峰高强螺栓等企业考察调研,积极打造上云标杆企业。二是技改+盘活,提升“大冶”内动力要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技改是动力源。目前,全市2021年度“十大技改”项目90%均在倒排工期有序进行中,备案工业技改项目54个,计划总投资26.2亿元,组织入库工业技改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35.95亿元。2021年度“十大重点盘活企业”项目已盘活科瑞辰机械、瑞博模具等5家企业,其余5家正在盘活之中。三是培育+推广,提升“大冶”影响力。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动态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指导帮助迪峰换热器融通高科等企业积极推进黄石“4个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已成功组织32家企业申报黄石市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受理14家规上制造业企业申报大冶市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商标品牌推广运用,深化知识产权指导服务。指导实美科技开展驰名商标认定工作组织“中国劲酒”参加2020年“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荣获金奖品牌帮助劲牌、康之堂等20余家企业完善知识产权布局,指导开展知识产权“三大工程”、“品牌提升工程”等工作

在优化服务上做好“乘法”,连接企业生产经营“断点”。

一是转变思路,“乘”势发力破解“用工难”。掌握企业用工需求,通过内联外引、线上线下、校企合作等方式,积极对接湖北省公共招聘网、云上大冶等平台发布招聘信息,组织重点企业参加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院校校园招聘会4场,28家企业成功申报“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赴恩施鹤峰县、黄冈麻城市等地开展劳务对接与外出招聘活动,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20余场次,累计参会企业600余家,提供岗位3.5万多个,进场求职人数近2.6万人,达成就业意向4800余人,有效化解企业招人难、用工荒问题。二是搭建平台,“乘”势发力破解“融资难”认真落实各项惠企信贷政策,联合全市15家银行机构搭建融资平台,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降低融资成本截止5月末,帮助“双千”活动中52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2.61亿元,已投放 “银税贷”3628.59万元,拟推荐“甘霖贷”续贷企业105家,续贷总额约3.5亿元。一季度全市低利率贷款97笔共计9.35亿元,共计减少企业利息支出155万元。三是强化保障,“乘”势发力破解“要素难”。推行企业用水用电用气“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加快推进攀宇变电站建设,限时办结了灵成工业园开闭所建设、日盛科技生产循环用水、乐瑞婴童用气等问题,确保翊通铸业、蒙纳铸造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清理隐患上做好“除法”,打通新型政商关系“堵点”。

一是去除“表面化”,强化政企联络。实行市领导、乡镇、部门单位和工作专班“四级”联保工作机制,33名市领导挂帅挂108家企业64个市直部门包保325家企业,每月定期开展“入企访”、“深度访”。上半年共召开各类对接办公会30余场次,销号解决问题207个,问题化解率达62.5%,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全方位宣传“双千”活动工作动态和先进典型事例印发“双千”工作简报85期,手机短信平台信息19篇,今日大冶“双千”活动专版报道50,积极营造服务企业、促进发展浓厚氛围二是消除“危害化”,营造安全环境。各乡镇“双千”工作专班联合安监部门深入300多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结合治安巡查积极入企开展反诈、防诈宣传,与企业签订承诺书,加大打击各类害企业发展的违法行为,全力为企业提供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三是清除“腐败化”,树牢底线意识。划出纪律、规矩“红线”,加大对“双千”活动中中梗阻”“末梢梗阻”的整治力度,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严格追责问责。坚持政商交往“亲不逾距、清不疏远、双向通畅、界限分明”用好督查“利剑”对涉企腐败行为“零容忍”,筑牢政商交往“防火墙”。(大冶市经信局  通讯员:毛颖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