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
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
发布2023园区高质量百强榜单
湖北共有8个园区上榜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92位
比去年前进5位
位列省内同类入围园区(经开区)第7位
本次评价主要面向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两类园区。根据评价结果分析,2022年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突出,在科技创新、产业跃升、三化转型方面多个二级指标均有较大提升。
在科技创新方面
相较于上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年度发明专利授权数量3个权重较高的二级指标均有明显提升。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55家,达到29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增长2家,达到7家;年度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增长36个,达到89个。
在产业跃升方面
该区工业生产总值增速8.5%,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上升14.17%;黄石先进电子元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铜产业示范基地;新增国家级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1个-黄石东贝压缩机。
在三化转型方面
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下降9.5%,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华新水泥获批水泥企业智能制造集成平台创新项目和全流程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黄石东贝压缩机有限公司的精益生产管理场景获批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近年来,该区抢抓发展机遇,已形成了新旧动能结合的“1+2+1”产业集群,即“1”个引领性产业—光电子信息,“2”个支柱性产业—高端装备和新材料,“1”个培育性产业—生物医药。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引领该区产业跃升的重要动能;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是该区传统优势产业,对该区经济发展支柱性作用突出;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早但目前产业规模偏小,布局较为分散,是重点培育发展的方向之一。
站位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石经开区环大冶湖智造组团”的功能定位,探索形成了“科创飞地”模式。设立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加快链接武汉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实现“研发孵化在武汉,落地生产在黄石”的格局。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引导60余家企业与武大、华科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武汉大学等学校组建黄石创新电子信息研究院。
以产业发展基金为代表的金融互信合作持续深化。先后与湖北长江产业基金、省高投、宏泰基金、长江资本、天风证券等省内多家知名的基金公司和金融机构开展对接与合作,设立了9支国有基金和市场基金。
后期,该区将继续抢抓打造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级、光谷科创大走廊、临空经济区叠加的发展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产业能级、科技创新、开放协同、转型升级、投资环境的全面跃升,为黄石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级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