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策解读
解读单位 发布日期2016-03-16 15:42:32
解读类型 解读方式

正文

  过去我市实行养老金“双轨制”政策,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这次改革,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退休人员统一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今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都将参保,与单位共同缴纳社保金。
  今年黄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将执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的改革办法。东楚晚报记者为您一一解读。
  
  焦点一:实施对象
  改革的单位实施范围:全省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确定为行政类、公益一类、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中央在鄂单位参加我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按照本意见执行。
  改革的人员实施范围:参保单位的编制内工作人员。编制外工作人员应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于编制管理不规范的单位,要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理规范,待明确工作人员身份后再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
  《意见》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
  
  焦点二:如何缴费
  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一样,单位和在职人员共同缴费,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是8%。
  其中,个人工资超过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焦点三:个人账户
  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
  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焦点四:养老金计发办法
  2014年10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2014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及以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2014年10月1日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比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和我省有关规定执行。
  2014年9月30日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焦点五:参保实施步骤
  按照会议印发的《黄石市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成建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我市参保登记工作实行分类分批办理。
  第一批参保单位为市直机关,办理时间为4月至5月;
  第二批参保单位为行政类、公益一类(含参公)事业单位,办理时间为6月至8月;
  第三批参保单位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办理时间为9月至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