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县市区工作

建设现代化特钢之城为黄石高质量发展“续航”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2-08-17 13:03

分享:

建设现代化特钢之城

今年上半年,西塞山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技改、5000万元以上项目入库、招商引资签约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5项指标排名全市第一,两次项目拉练排名全市第二。去年,西塞山区获批国家火炬特钢特色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年增长超过10%。数据显示,西塞山区不仅是块投资热土,而且老百姓的口袋鼓了,消费能力持续增强。

西塞山区有如此强劲的发展势头,得益于去年10月26日,西塞山区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坚持工业强区,全面融合发展,坚持“依托江、立足钢、对接港”,坚持发挥和拓展比较优势,按照“1+3+N”产业布局推进,加快建成繁荣宜居和谐的现代化特钢之城。这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不谋而合,西塞山区临江、临港、临空、临光谷,与武汉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6月21日,省第十二次党代大会擘画我省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提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文旅体融合发展,建设一批特色街区等。西塞山区抢抓历史机遇,以永不懈怠精神状态奋力拼搏,努力为打造武汉都市圈核心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西塞力量。

深厚底蕴和红色基因

助力特钢之城

9日,西塞山区工业园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智慧制造实验室,一批来此参观的企业家,被激光再制造平台和3D打印技术深深吸引,这是省科技厅的重点攻关项目。激光再制造平台利用激光作为能量,能够对磨损的汽车机械零部件进行完美修复,避免汽车零部件因有磨损而报废,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3D打印技术是利用特钢与合金制作的丝材作为材料,依据三维制图设计好的图纸,通过电脑控制,将丝材打印成所需要的部件。这些部件,因其造型独特,是铸造工艺难以完成的,通过3D打印的部件,比一般铸造件更耐高温和高浓度的酸碱,可用于船舶、化工、核反应堆,以及航空航天设备等。

打造现代化特钢之城,西塞山区有何底气?西塞山下,十里钢城。大冶特钢的前身可追溯到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大冶钢铁厂,迄今已有109年历史。大冶特钢助力“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宫”“北斗”升空。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近60年的历史进程中,大冶特钢均提供了关键部件用钢。

大冶特钢还有着“红色基因”,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时期,经毛主席批准,对大冶钢厂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开始了新中国第一个特殊钢厂的建设,被誉为“共和国特钢长子”。1953年、1958年,毛主席两次视察大冶特钢,嘱咐“办大办好”。如今的大冶特钢是我国生产特钢历史最悠久、中国特钢品种规格最齐全的“棒”“管”“锻”三大生产基地,形成了轴承钢、汽车用钢、能源用钢、航天用钢、机械用钢、工模具钢六大品牌。

大冶特钢投资35亿元建焦化环保升级综合改造项目,目前基本完工,不仅完善了企业产业链,还将提高企业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可全面提升焦化产线的节能环保水平,同时每年将减少外购焦炭60万吨。该项目年产值50亿元,利税10亿元,安排360人就业。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是0.10毫米左右。而位于西塞山工业园区内的湖北荣科智能有限公司通过精密加工,精度高达0.05毫米以内,连一根头发丝的一半都不到。正因该公司拥有“专精特新”技术,赢得大冶特钢的青睐,荣科智能常年与大冶特钢紧密合作,每年的订单都做不完。

模具钢是制造业之母。模具钢产业是西塞山区优势产业之一,该区年产模具钢最高可达53.6万吨,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5%。其中,挤出模具材料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5%以上,部分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西塞山区招商引资大放光彩,上半年,投资30亿元的特钢产业下游“延链”风电项目,投资10亿元的PCB产业上游“补链”项目成功签约落户,计划投资近20亿元的一家特钢链条项目将于近期正式签约,重大项目招引取得历史性突破。投资2.5亿元的荣美智能制造项目,投资1.1亿元的川冶新材料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联铸重工项目正在加快速度推进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

  西塞山区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助推黄石科创模具研究院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实施龙头企业引领工程,全方位支持新冶钢提升质效。实施产业链条提升工程,瞄准新能源汽车、风电、重型装备制造等高端领域,推进特钢产业集聚。依托大冶特钢研究院和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构建特钢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条,打造国家火炬先进钢铁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西塞山区122个重点项目(含省市级重点项目),目前已按计划推进115个,项目推进同步率为94.2%。特别是在全市一、二季度项目拉练中,该区综合排名全市第二、城区第一。两次拉练中排名第一的单个项目都来自西塞山区。
  这些无不显示,西塞山区干群干事创业的激情高涨,建设现代化特钢之城步伐铿锵有力,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为夺取2022年“全年精彩”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8月3日,西塞山区委书记晏勇在该区“双过半”总结会上指出,“建设现代化特钢之城,是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服务湖北‘制造强省’目标、推进黄石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有力举措。我们千万不要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特钢是西塞山最大的比较优势,是我们的‘金饭碗’,只有背靠特钢、发展特钢、做强特钢,我们的发展才更有潜力、更有希望、更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