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县市区工作

特钢产业龙头引领 西塞山三大产业蓄势待发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2-07-05 10:00

分享:

黄石依厂建市,因冶兴市,黄石工业城市之根在西塞山区。西塞山区沿江、临港,是特钢强区,以善治扬名,发展势头正旺。

特钢产业链越拉越长

7月1日,西塞山区大冶特钢生产车间,火红的钢锭,被加工成各种不同尺寸的管材,畅销全国。

大冶特钢享有“钢铁摇篮”“特钢长子”美誉,历经109年发展,已成为全国特钢品种规格最齐全的“棒”“管”“锻”三大生产基地,形成轴承、汽车、能源、航天、机械、工模具用钢六大品牌。

近年来,西塞山区利用大冶特钢的品牌效应和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持续做大做强特钢产业链,特钢产业占工业总产值80%以上。以大冶特钢为龙头,西塞山区聚集特钢生产和加工企业1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31家。2021年,西塞山区年产特钢超过400万吨,实现工业产值351亿元,销售收入607.3亿元,利润总额24.7亿元,总税收4.6亿元。

模具钢是制造业之母。模具钢产业是西塞山区优势产业之一,年产模具钢最高可达53.6万吨,产值30多亿元,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5%。其中,挤出模具材料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5%以上,部分产品出口西欧、中东、东盟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中国挤出模具之都”美誉。

2021年10月,科技部授予西塞山区“国家火炬西塞山区特钢特色产业基地”。围绕特钢产业,西塞山区延链、强链、补链。针对风电、轴承、汽车零部件等特钢延伸产业,编制2022年产业招商地图。1月至5月,签约山东盾构机刀圈、德润新材料、风电锚板等一批特钢产业重点项目。

西塞山区不断完善特钢产业生态,2021年承办中国(黄石)特钢产业发展大会,建成特钢交易中心、特钢学校,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建设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晋级省级新型模具材料中试基地,正在推进数字化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黄石分实验室。

形成1+3+N产业体系

不仅是特钢产业,西塞山区电子信息、医药化工、临港总部经济等产业也正蓄势待发。

目前,西塞山区已聚集了浚山科技、名扬纪涵、绿创电子、超特电子材料等一批电子信息产业。其中,浚山科技、名扬纪涵、绿创电子均为行业内隐形冠军。今年,绿创电子成功申报第四批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振华股份是该区成长起来的化工企业,专注于铬化工细分领域的铬盐产品生产。2021年初,振华股份与行业内排名第二的重庆民丰重组后,铬盐产能超过我国铬盐年产量的一半,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铬化学品和维生素K3生产商。2021年底,振华股份收购厦门首能,向铬化学品全产业链拓展。振华股份不断创新铬化学品应用市场,进攻新一代铁-铬液流新能源电池储能技术,“铬”作为重要的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将在新一代新能源电池和储能领域大有作为。

随着深圳盐田港长江总部落户,西塞山区依托盐田港长江总部大厦,建设总部经济1号楼、2号楼,吸引更多国内外大型水运、空运、物流企业在西塞山区设立分部,带动港口物流、航运服务转型升级,打造黄石航运物流中心。西塞山临港产业园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总投资额53.2亿元。

至此,西塞山区形成以特钢产业为龙头,电子信息、医药化工、临港总部为重点的“1+3+N”特色产业体系。1月至5月,西塞山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191.21亿元,同比增长11.2%;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2.75亿元,同比增长35.4%;累计完成进规企业9家、智能化改造项目4人,均超额完成“双过半”目标。

打造鄂东消费引领区

7月1日,西塞山区上窑商贸区,购物、消夏的市民络绎不绝。

西塞山区围绕“三圈五街”(即武商大上海商圈、上窑商圈、磁湖南岸商圈、黄厂街、老四门街、中窑湾街、王家湾街、枣子山街)工作思路,构建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格局,打造鄂东消费引领区。

各镇街依托辖区优势,一街一品。牧羊湖街道借旧城改造契机,发展儿童文化教育综合体,打造教育文旅融合发展集聚区。澄月街道紧盯大智路商圈改造,深耕传统核心商圈,围绕品牌“首店”开展招商,已招引7家品牌店入驻。八泉街道依托上窑商贸区、财富广场等传统商业集聚区域,建设标准化仓储物流体系,推动传统商贸服务向互联网转型,建成鄂东南商贸集散服务中心。黄思湾街道利用特钢产业优势及辐射效应,建设鄂东特钢交易中心,打造特钢产业服务平台、黄厂街特色街区及老四门文化街升级改造。特钢交易中心已于1月14日揭牌,进驻钢材加工、物流等类企业10余家;黄厂街特色街区项目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

近三年来,西塞山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上升。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1%,首次超过一产和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