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黄石建设“万兆城市”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5-04-08 09:37

分享:

   黄石市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指挥部4月7日印发《黄石市“万兆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抢抓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机遇,有序推进万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网络向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升级演进,赋能黄石城市数字化转型。

  黄石市“万兆城市”建设按照“前瞻布局、分步实施、应用牵引、全域覆盖”原则,推动5G-A和F5G-A网络从技术试点走向规模部署,深化万兆网络应用示范,全面赋能千行百业,为打造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建设具有黄石特色与示范效应的“万兆城市”。

  方案提出,黄石将实施无线信号升格、有线网络焕新、产业能力支撑、应用场景深化、群众感知优化、资源要素保障六大行动。力争到2027年底,全市实现千兆光网、5G网络全域覆盖,5G-A网络、万兆光网的覆盖广度和应用深度全省领先,打造全省首批“万兆城市”。努力使网络能力显著增强,全市5G基站达到8000个,5G-A基站达到1000个,5G-A基站覆盖率达到25%,全市10G-PON端口总数达6万个,50G-PON端口总数达1万个;规模赋能成效凸显,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5G网络驻留比超85%,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5%,网络感知水平显著提升;场景应用加速繁荣,建设“万兆小区”20个、“万兆工厂”10个、“万兆园区”5个,新增30个万兆网络典型应用场景,省级5G工厂达到20个;产品供给不断丰富,推动一批新一代通信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研制一批“黄石造”万兆网络终端、网关和模组,招引布局一批相关优质企业落户黄石。

  深覆盖,实施无线信号升格行动。推动5G网络全面普及,加快5GA网络规模覆盖,鼓励电信服务企业优先在交通枢纽、商圈、写字楼、旅游景点等流量密集区域提升网络下行峰值速率达5Gbps以上。推进5G RedCap网络连续覆盖,推进5G-A通感一体场景覆盖,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净空区、长江河道、港口、重点产业园区等区域,打造具备通信和感知能力的低空互联网。

  广连接,实施有线网络焕新行动。加快千兆光网覆盖及应用普及。有序推进行政村千兆光网建设。在全市新建住宅、老旧小区改造中推广普及各类多屏化、多元化和智能化家庭光纤网络业务,提升群众视听体验。有序实施“万兆小区”试点。在宏维天地、建发和玺、黄石摩尔城等重点小区和商务楼宇开展万兆光网试点,推广超高清视频、XR虚拟空间、裸眼3D、光感看家、康养等万兆光网业务。积极探索“万兆工厂”试点,在大冶铁矿、东贝、劲牌等重点工业企业探索万兆光网试点。加强在工业AOI(自动光学检测)、生产和安全监控等领域试点应用。聚力打造“万兆园区”试点,面向未来科技城、大冶湖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阳新滨江工业园等重点园区开展万兆光网试点,探索在园区机房部署OTN节点和边缘算力。

  强协同,实施产业能力支撑行动。丰富万兆网络产品供给。围绕手机、网关、摄像头、AGV运输车等研制一批轻量化、经济型的“黄石造”终端和元器件产品,满足电力、工业、安防、车载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鼓励电信服务企业对接上级公司引导5G-A芯片、模组、终端生产板块等相关项目落户黄石。

  引智变,实施应用场景深化行动。推动万兆网络赋能智能制造。探索万兆网络赋能实数融合。重点支持湖北移动算力网络黄石大数据中心、湖北电信(阳新)智算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万兆网络赋能智慧生活、智慧教育。打造一批万兆智慧医院、智慧社区、智慧场馆和智慧景区。持续提升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移动网络信号覆盖,打造一批万兆智慧校园。推进万兆网络赋能政务服务、乡村振兴、低空经济。推动5G-A网联无人机在河湖巡检、防汛应急、林区防火等场景的应用,提升区域巡检能力和灾害防治水平。推进阳新军垦等农业科技园建设,结合AI与物联网技术实现农田数据实时传输,赋能精准灌溉与病虫害预警。

  促提质,实施群众感知优化行动。加强技术突破和创新。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推动电信服务企业、链主企业与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关核心技术,打造重点场景差异化网络解决方案和高质量精品网络。提升城区弱覆盖区域网络质量。在电梯、地下停车场、新建住宅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区域开展信号覆盖扫盲行动,全市老旧小区已加装电梯移动信号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加快推进5G网络从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

  聚合力,实施资源要素保障行动。推进跨行业规划衔接和标准落实。保障重点场所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通行权。鼓励各单位所属设施资源免费开放,提供建设运维便利,确保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通行权。加强通信基础设施用能保障。完善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

  方案强调,加强示范引领,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强万兆网络应用。坚持“建用结合、建用互促”,推进万兆网络与人工智能、通感一体、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融合应用,加快打造一批万兆网络标杆应用场景,加速万兆网络向城市治理、产业升级、民生服务等领域渗透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