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黄石工业企业贡献率居全省前列!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2-10-17 14:52

分享:

实施“标准化+”战略,黄石以标准杠杆撬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为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核心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了“标准力量”。

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记者13日从黄石市市场监管局信息与标准化所了解到,近年黄石工业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订修订项目累计280余项,贡献率位居全省前列。大冶有色、大冶特钢、东贝集团等企业先后荣膺(获)“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大冶特钢厂区

强化高位推进  引领标准创新

近年来,黄石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强化高站位推进,高起点作为,高效率落实,从政策支撑、工作机制等方面综合施策,构建起了标准化工作的“四梁八柱”。

研究出台了《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引领黄石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黄石市标准化工作资助与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围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构建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建立了标准推广实施、奖励激励等工作机制,构建确保标准化建设工作质量与效益“双赢”态势。

东贝工业园

企业是推进标准建设的主体。黄石市市场监管局信息与标准化所(下称:黄石标准所)积极支持企业将优势技术成果转化为标准,用创新争取主动权、用标准抢占话语权。

历经三年,劲牌有限公司主导的资源循环再利用标准化项目,先后参与修订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制修订21项,其中国家标准7项。

从“实业兴国”到“特钢强国”。大冶特钢坚持特钢发展方向,实施技术改造,标准强企,先后主导、参与制修订标准73个。

劲牌公司

夯实基础保障  提升服务效能

近年来,黄石不断夯实基础保障,提升标准建设工作的服务效能。通过开展“千人百企”专题培训,组建完善了黄石市标准化专家库,为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

黄石标准所还在全省率先将工作重心由“两码”业务向标准化技术服务转型,创建“黄石信息与标准化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模式,提供信息检索、在线服务、成果展示、统计分析等一体化服务,保障标准有效供给。提供在线实时服务功能,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标准服务。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黄石信息与标准化服务平台标准查询数量从2015年的年均1000个增长至2021年的9000个。

黄石一批以高标准打造的优质品牌层出不穷。

新兴管业

黄石新兴管业主导国家标准委的《铸管生产节能节能标准化示范创建》的13项节能技改项目,产生节能效益3262万元。

大冶有色主导制定的4项国际标准,不仅抢占了国际有色矿产检测领域的话语权,还填补了矿产品国际贸易的标准空白。

湖北东贝电器公司制定的国家标准《电冰箱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湖北迪峰公司参与制定、实施的《船用柴油机增压空气冷却器》国家标准,改变了我国大型水电机组的换热冷却系统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注重试点示范标准引领  发挥标杆效应

高标准是高质量的保证,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直接关乎老百姓的生活品质、财产安全和生命健康。

在打造“黄石味道”方面,黄石制定了《港饼加工技术规范》《保安狗血桃栽培技术规范》等标准,提高特色食品和农产品质量,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改造后的农贸市场

近年来,黄石积极争取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扩大标准化建设覆盖面,在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城镇化发展等方面施展作为,共创建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35个,其中国家级12个、省级23个。

以港口物流和养老民生服务标准化为主线,推动物流、物业、旅游、养老、军休、公交等公共服务以及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标准化建设;

以创建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为例:黄石组建物流标准化联盟,建立商贸物流标准体系,归集国家商贸物流标准800余项;

以创建阳新国家葡萄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鑫东有机生态循环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为主线,开展种植、养殖、加工标准创建、农副产品品牌、“三产”融合品牌创建等多个领域的标准化建设。

产业兴旺、生态家居的陈贵镇

陈贵镇探索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家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标准化发展新模式,推进“送标准进村入户”主题活动,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农民“急难愁盼”标准生产难题。

在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大潮中,黄石标准化建设工作正深度融入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