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工业战线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多措并举强化运行调度,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回升向好。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五个一百”完成情况
1、工业总产值: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177.53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6月当月完成产值199.96亿元,同比下降1.8%。
图1: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增速图
2、工业增加值: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9位。
图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图
3、工业投资: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4%,增速低于全省8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15位。
表1:县市区工业投资完成情况
县市区 | 工业投资 | |
增速 | 排名 | |
全 市 | -1.4 | / |
下陆区 | 27.22 | 1 |
阳新县本级 | 10.97 | 2 |
大冶市 | 4.24 | 3 |
西塞山区 | 2.86 | 4 |
开发区·铁山区 | -1.02 | 5 |
新港园区 | -31.08 | 6 |
黄石港区 | -58.77 | 7 |
图3:工业投资增速图
4、工业技改投资:上半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2.3%,增速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9位。
表2:县市区工业技改投资完成情况
县市区 | 工业技改投资 | |
增速 | 排名 | |
全 市 | -2.3 | / |
新港园区 | 138.97 | 1 |
阳新县本级 | 60.45 | 2 |
开发区·铁山区 | 35.87 | 3 |
下陆区 | 2.45 | 4 |
大冶市 | -33.70 | 5 |
西塞山区 | -35.42 | 6 |
黄石港区 | -100.00 | 7 |
图4: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图
5、新增规上企业:上半年,全市新增规上企业79家,规上企业总数844家。分区域来看,大冶市进规35家,阳新县进规12家,开发区·铁山区进规12家,西塞山区进规7家,下陆区进规7家,黄石港区进规4家,新港园区进规2家。
表3:县市区企业进规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 全年进规目标 (家) | 进规企业 | 完成全年目标比例 (%) | 目标完成 情况排名 | ||
总数 (家) | 小进规(家) | 新进规(家) | ||||
全市 | 100 | 79 | 72 | 7 | 79 | / |
大冶市 | 34 | 35 | 33 | 2 | 102.9 | 1 |
黄石港区 | 5 | 4 | 4 | 0 | 80.0 | 2 |
西塞山区 | 9 | 7 | 6 | 1 | 77.8 | 3 |
下陆区 | 9 | 7 | 7 | 0 | 77.8 | 3 |
阳新本级 | 17 | 12 | 10 | 2 | 70.6 | 5 |
开发区·铁山区 | 22 | 12 | 12 | 0 | 54.5 | 6 |
新港园区 | 4 | 2 | 0 | 2 | 50.0 | 7 |
6、智能化改造:上半年,全市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66个,其中:大冶市完成项目23个;开发区·铁山区完成项目21个;阳新本级完成项目11个;西塞山区完成项目5个;下陆区完成项目3个;新港园区完成项目3个。
表4:县市区智能化改造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 年度智能化改造项目(个) | 完成项目 (个) | 完成全年目标 比例(%) | 目标完成 情况排名 |
全市 | 100 | 66 | 66 | / |
新港园区 | 2 | 3 | 150 | 1 |
大冶市 | 32 | 23 | 71.88 | 2 |
西塞山区 | 7 | 5 | 71.43 | 3 |
开发区· | 30 | 21 | 70.00 | 4 |
阳新本级 | 16 | 11 | 68.75 | 5 |
下陆区 | 9 | 3 | 33.33 | 6 |
黄石港区 | 4 | 0 | 0.00 | 7 |
7、工业增长点:2023年,全市预增产值2000万以上增长点100个,上半年已达效22个,其中:大冶市已达效5个;新港园区已达效5个;阳新县已达效4个;开发区·铁山区已达效4个;西塞山区已达效3个,下陆区已达效1个。
表5:县市区工业增长点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 工业增长点 | 已达效 | 达效 进度 | 达效 进度 |
全市 | 100 | 22 | 22 | / |
新港园区 | 9 | 5 | 55.56 | 1 |
西塞山区 | 12 | 3 | 25 | 2 |
阳新本级 | 18 | 4 | 22.22 | 3 |
开发区· | 19 | 4 | 21.05 | 4 |
大冶市 | 30 | 5 | 16.67 | 5 |
下陆区 | 9 | 1 | 11.11 | 6 |
黄石港区 | 3 | 0 | 0 | 7 |
8、工业技改项目:上半年,全市完成技改项目55个,其中:大冶市23个,开发区·铁山区13个,西塞山区9个,阳新本级7个,下陆区3个。
表6:县市区技改项目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 技改项目年度目标(个) | 已实施项目 (个) | 完成全年目标 (%) | 目标完成 情况排名 |
全市 | 100 | 55 | 55 | / |
西塞山区 | 9 | 9 | 100 | 1 |
大冶市 | 35 | 23 | 65.71 | 2 |
开发区· | 21 | 13 | 61.9 | 3 |
下陆区 | 8 | 3 | 37.5 | 4 |
阳新本级 | 20 | 7 | 35.00 | 5 |
黄石港区 | 2 | 0 | 0 | 6 |
新港园区 | 5 | 0 | 0 | 6 |
9、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上半年,全市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84家。其中,大冶市26家,开发区·铁山区19家,下陆区16家,西塞山13家,阳新县10家。
表7:县市区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情况表
县市区 | 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年度目标(家) | 已完成 (家) |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标(家) | 已完成 (家) |
全市 | 100 | 84 | 50 | 86 |
大冶市 | 34 | 26 | 18 | 31 |
阳新本级 | 12 | 10 | 6 | 13 |
黄石港区 | 6 | 0 | 2 | 6 |
西塞山区 | 10 | 13 | 3 | 4 |
下陆区 | 10 | 16 | 5 | 9 |
开发区· | 25 | 19 | 15 | 23 |
新港园区 | 3 | 0 | 1 | 0 |
- 主导产业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市九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059.78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总量的90%,同比增长1.65%。其中有色金属、纺织鞋服、食品饮料产值增速分别达到25.9%、18.05%、16.12%,增长势头较好。
表8:主导产业产值完成情况表
产业名称 | 累计产值 (亿元) | 去年同期 (亿元) | 同比 (%) |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 |
322.45 | 256.12 | 25.90 | 27.38 | |
黑色金属 | 245.39 | 263.58 | -6.90 | 20.84 |
电子信息 | 112.48 | 125.12 | -10.10 | 9.55 |
装备制造 | 107.15 | 117.76 | -9.01 | 9.10 |
化工医药 | 87.89 | 82.21 | 6.91 | 7.46 |
建材 | 77.85 | 99.94 | -22.10 | 6.61 |
能源 | 49.90 | 49.28 | 1.27 | 4.24 |
食品饮料 | 40.21 | 34.63 | 16.12 | 3.41 |
纺织服装 | 16.46 | 13.94 | 18.05 | 1.40 |
其他 | 117.75 | 140.89 | -16.42 | 10.00 |
合计 | 1177.53 | 1183.45 | -0.50 | 100 |
(三)重点企业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市50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产值713.4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0.59%,同比下降12%。50家重点监测企业中有20家企业产值保持正增长,其中14家企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1.84个百分点。其中:祥邦新能源产值增长134%,网安科技产值增长59.69%,三丰智能产值增长48.7%,劲牌持正堂产值增长39.35%,劲牌公司产值增长34.02%,定颖电子产值增长31.91%,山力科技产值增长26%。
(四)工业用电量情况
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65.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51个百分点,增速全省地区排名第5。其中制造业用电量54.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4%。6月当月用电1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64个百分点,增速全省地区排名第6。
图5:工业用电量及增速走势图
(五)工业企业效益情况
1-5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127.9亿元,同比增长8.6%,高于全省12.8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2位;实现利润28.6亿元,同比下降29.9%,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9位;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54%,低于全省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28.2%,亏损额为21.1亿元,同比增长145.3%。
(六)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上半年,全市重点监测的19种主要工业产品有9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其中,数控机床250台,增长89.4%;精炼铜31.41万吨,增长29.2%;制冷压缩机744.47万台,增长12.8%;中成药2712.31吨,增长11.9%;自来水9786.26万立方米,增长8.7%;发电量67.67亿千瓦时,增长5.2%;铁矿石45.96万吨,增长4%;涂层板13.51万吨,增长1.7%。
(七)各县市区运行情况
上半年,除新港园区、西塞山区、阳新本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余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下陆区、开发区·铁山区工业增速出现负增长。
表9:县市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增速情况表
县市区 | 产值 (亿元) | 同期 (亿元) | 同比 (%) | 占全市比重(%) |
全市 | 1177.53 | 1183.45 | -0.5 | / |
大冶市 | 285.81 | 288.4 | -0.9 | 24.27 |
下陆区 | 228.05 | 307.8 | -25.9 | 19.37 |
西塞山区 | 227.51 | 230.3 | -1.2 | 19.32 |
开发区·铁山区 | 197.15 | 225.6 | -12.6 | 16.74 |
新港园区 | 139.84 | 32.3 | 333.3 | 11.88 |
阳新本级 | 82.20 | 80.6 | 2 | 6.98 |
黄石港区 | 16.98 | 18.1 | -6.1 | 1.44 |
表10: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表
县市区 | 增加值增速 (%) | 与全市比较 (±个百分点) | 增加值增速排名 |
全 市 | 5.3 | / | / |
新港园区 | 145.6 | 140.3 | 1 |
西塞山区 | 9 | 3.7 | 2 |
阳新本级 | 6.8 | 1.5 | 3 |
大冶市 | 5.2 | -0.1 | 4 |
黄石港区 | 0.7 | -4.6 | 5 |
开发区·铁山区 | -2.1 | -7.4 | 6 |
下陆区 | -9.2 | -14.5 | 7 |
(八)17个市州情况比较
从进规企业个数看,上半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10位,武汉、孝感、襄阳、黄冈、荆州、宜昌、十堰新增规上企业个数均超过100家,分别达到329个、217个、209个、198个、182个、176个、140个。从工业增速看,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全省排名第9位。从工业和技改投资看,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4%,全省排名第15位;工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2.3%,全省排名第9位。
表11:全省17个市州主要指标情况比较表
市州 | 进规企业 | 工业增加值 | 工业投资 | 工业技改 | ||||
总数(个) | 总数 排名 | 增速 (%) | 增速 排名 | 增速 (%) | 增速 排名 | 增速 (%) | 增速 排名 | |
湖北 | 1952 | / | 4.7 | / | 6.6 | / | -3.9 | / |
329 | 1 | 2.1 | 16 | -1.5 | 16 | 13.7 | 5 | |
黄石 | 79 | 10 | 5.3 | 9 | -1.4 | 15 | -2.3 | 9 |
十堰 | 140 | 7 | 7.5 | 6 | 4.2 | 11 | -19.8 | 15 |
宜昌 | 176 | 6 | 6 | 8 | 3.1 | 12 | -19.8 | 15 |
襄阳 | 209 | 3 | 4.6 | 11 | 0.3 | 14 | -18.4 | 12 |
鄂州 | 29 | 15 | 0.5 | 17 | 34.8 | 3 | 35.3 | 2 |
荆门 | 96 | 8 | 8.1 | 4 | 20.3 | 7 | 23.3 | 4 |
孝感 | 217 | 2 | 8.3 | 3 | 25.9 | 5 | 11.1 | 7 |
荆州 | 182 | 5 | 8.8 | 2 | 23.5 | 6 | 12.3 | 6 |
黄冈 | 198 | 4 | 6.2 | 7 | 32.1 | 4 | -18.9 | 13 |
咸宁 | 61 | 11 | 4.1 | 13 | -15.5 | 17 | -34.1 | 17 |
随州 | 47 | 12 | 5.3 | 9 | 7.5 | 9 | -9.9 | 10 |
恩施州 | 96 | 8 | 2.8 | 15 | 14.1 | 8 | -19.2 | 14 |
仙桃 | 30 | 14 | 4.6 | 11 | 36.1 | 2 | -17.8 | 11 |
潜江 | 42 | 13 | 7.8 | 5 | 1.4 | 13 | 24.1 | 3 |
天门 | 21 | 16 | 3.1 | 14 | 4.3 | 10 | 7.6 | 8 |
神农架 | 0 | 17 | 9 | 1 | 162.3 | 1 | 162.3 | 1 |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重点地区增长乏力。从产值看,上半年,仅新港园区和阳新本级产值增速为正,其他县市区产值均同比下降,特别是大冶市产值占全市比重仅为24.2%,较去年同期下降7.2个百分点。从增加值看,上半年,除新港园区、西塞山区、阳新本级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余县市区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下陆区、开发区·铁山区工业增速出现负增长。
二是重点行业仍未恢复。电子信息行业疲软。受行业市场预期转弱、终端需求疲软、供大于求等多方面因素的挑战,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下降明显,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112.48亿元,同比下降10.1%,降幅较上月扩大1.7个百分点。建材行业生产不饱满。受房地产市场低迷、水泥需求减少、价格下降等影响,上半年建材行业建材行业完成产值77.85亿元,同比下降22.1%,下拉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9个百分点。钢铁行业持续低迷。由于当前钢材需求表现疲软,钢价低位运行,上半年黑色金属行业完成产值245.39亿元,同比下降6.9%,下拉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5个百分点。
三是重点企业支持减弱。上半年,全市50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产值713.45亿元,同比下降12%。50家重点监测企业中有30家企业产值同比下降,17家企业产值降幅达两位数;6月当月产值下降的有26家,产值降幅在两位数以上的有17家,其中:大冶有色、大江环保、华新(阳新)公司、山力兴冶、天玑智谷、鹏富矿业等企业当月产值降幅均超过40%。
四是减产企业数量较多。今年以来,受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企业经营形势面临严峻压力,企业减产面居高不下。上半年,全市当月减产企业达435家,占规上工业企业个数的比重达51.5%。累计减产企业467家,占比达55.3%,累计减少产值249.99亿元,下拉累计增速21.1个百分点。
五是有色停产改造影响较大。4月份以来,大冶有色停产改造导致产值大幅下降,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上半年,大冶有色当月产值下降71.8%,累计产值下降32.8%,降幅分别较一季度分别扩大47个、19个百分点,分别下拉全市工业当月及累计增速13、6.1个百分点。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坚持逐月召开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动态跟踪各县市区目标进展,实行分片包保,加强督导督查,严格通报约谈,压紧压实责任,确保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最大限度实现预期。
二是强化增长出力。全面梳理分析上半年工业增长点投产达效情况,对出力较慢、不及预期的增长点,组织专班深入县市区督导服务,督促县市区,深入研判分析,制定个性化政策举措,改善企业预期,加快出力进度。
三是强化稳规进规。一手抓进规,加强中小微企业培育,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进规入库,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00家。一手抓稳规,对减产幅度大的规上企业,密切跟踪并“一对一”制定帮扶措施,防止停产退规。
四是强化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工业和创新项目建设指挥部牵头抓总作用,下半年要着力推动新港重科变电站建设、新型绿色智能表面处理园金属铬指标、红睿马钢管项目融资贷款等问题的解决,切实推进新港重科、神通光学镜片项目、迪赛新材料、远大系列技改等一批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加快推动湖北优科、诺德锂电、新型绿色智能表面处理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早投产、早见效;确保全年工业和技改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
五是强化企业服务。聚焦企业痛点难点,持续深化暖企助企服务活动,用精准服务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坚持每月一次的政企“早餐会”,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持续深化开展“双千”服务,整合政府职能、高校资源、金融势能,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满意度。
(经济运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