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稳增长工作部署,全力以赴冲刺“开门红”,全市工业经济呈现企稳向好态势,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实现良好开局。
一、1-2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及“五个一百”完成情况
1、工业总产值: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56.28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2月当月完成产值235.19亿元,同比增长14.6%。
图1: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增速图
2、工业增加值:1-2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
图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图
3、工业投资:1-2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3%,低于全省4.2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12位。
表1:县市区工业投资完成情况
县市区 | 工业投资 | |
增速 | 排名 | |
全 市 | 3.3 | / |
黄石港区 | 271.1 | 1 |
下 陆 区 | 53.6 | 2 |
开发区·铁山区 | 18.3 | 3 |
西塞山区 | 16.1 | 4 |
新港园区 | 8.8 | 5 |
大 冶 市 | -0.9 | 6 |
阳新县(不含新港) | -25.1 | 7 |
图3:工业投资增速图
4、工业技改投资:1-2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6%,高于全省3.2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7位。
表2:县市区工业技改投资完成情况
县市区 | 工业技改投资 | |
增速 | 排名 | |
全 市 | 2.6 | / |
新港园区 | 163.8 | 1 |
下陆区 | 22.4 | 2 |
西塞山区 | 12.2 | 3 |
开发区·铁山区 | 1.0 | 4 |
阳新县(不含新港) | -20.8 | 5 |
大冶市 | -33.6 | 6 |
黄石港区 | -100.0 | 7 |
图4: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图
5、新增规上企业:1-2月,全市新增规上企业77家,规上企业总数842家。分区域来看,大冶市进规35家,阳新县进规12家,开发区·铁山区进规12家,西塞山区进规7家,下陆区进规7家,黄石港区进规4家。
表3:1-2月县市区企业进规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 全年进规目标 (家) | 进规企业 | 完成全年目标比例 (%) | 目标完成 情况排名 | ||
总数 (家) | 小进规(家) | 新进规(家) | ||||
全市 | 100 | 77 | 72 | 5 | 77 | / |
大冶市 | 34 | 35 | 33 | 2 | 102.9 | 1 |
黄石港区 | 5 | 4 | 4 | 0 | 80.0 | 2 |
西塞山区 | 9 | 7 | 6 | 1 | 77.8 | 3 |
下陆区 | 9 | 7 | 7 | 0 | 77.8 | 3 |
阳新县(不含新港) | 17 | 12 | 10 | 2 | 70.6 | 5 |
开发区·铁山区 | 22 | 12 | 12 | 0 | 54.5 | 6 |
新港园区 | 4 | 0 | 0 | 0 | 0.0 | 7 |
6、智能化改造:1-2月,全市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23个,其中:大冶市完成项目9个;开发区·铁山区完成项目6个;阳新县完成项目4个;下陆区完成项目2个;西塞山区完成项目2个。
表4:县市区智能化改造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 年度智能化改造项目(个) | 完成项目 (个) | 完成全年目标 比例(%) | 目标完成 情况排名 |
全市 | 100 | 23 | 23 | / |
西塞山区 | 7 | 2 | 28.57 | 1 |
大冶市 | 32 | 9 | 28.13 | 2 |
阳新县 (不含新港) | 16 | 4 | 25 | 3 |
下陆区 | 9 | 2 | 22.22 | 4 |
开发区· | 30 | 6 | 20 | 5 |
黄石港区 | 4 | 0 | 0 | 6 |
新港园区 | 2 | 0 | 0 | 6 |
7、工业增长点:2023年,全市预增产值2000万以上增长点100个,1-2月已投产达效17个,其中:大冶市投产达效6个;阳新县投产达效5个;开发区·铁山区投产达效3个;新港园区投产达效2个;下陆区投产达效1个。
表5:县市区工业增长点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 工业增长点 | 已投产达效 | 投产达效 进度 | 投产达效 进度 |
全市 | 100 | 17 | 17 | / |
阳新县 (不含新港) | 18 | 5 | 27.78 | 1 |
新港园区 | 9 | 2 | 22.22 | 2 |
大冶市 | 30 | 6 | 20 | 3 |
开发区· 铁山区 | 19 | 3 | 15.79 | 4 |
下陆区 | 9 | 1 | 11.11 | 4 |
西塞山区 | 12 | 0 | 0 | 6 |
黄石港区 | 3 | 0 | 0 | 7 |
8、工业技改项目:1-2月,全市完成技改项目32个,其中:大冶市12个,西塞山区8个,开发区·铁山区7个,阳新县3个,下陆区2个。
表6:县市区技改项目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 技改项目年度目标(个) | 已实施项目 (个) | 完成全年目标 (%) | 目标完成 情况排名 |
全市 | 100 | 32 | 32 | / |
西塞山区 | 9 | 8 | 88.89 | 1 |
大冶市 | 35 | 12 | 34.29 | 2 |
开发区· | 21 | 7 | 33.33 | 3 |
下陆区 | 8 | 2 | 25 | 4 |
阳新县 (不含新港) | 20 | 3 | 15 | 5 |
黄石港区 | 2 | 0 | 0 | 6 |
新港园区 | 5 | 0 | 0 | 6 |
9、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1-2月,全市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84家。其中,大冶市26家,开发区·铁山区19家,下陆区16家,西塞山13家,阳新县10家。
表7:县市区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情况表
县市区 | 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年度目标(家) | 已完成 (家) |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标(家) | 已推荐 (家) |
全市 | 100 | 84 | 50 | 92 |
大冶市 | 34 | 26 | 18 | 32 |
阳新县 (不含新港) | 12 | 10 | 6 | 15 |
黄石港区 | 6 | 0 | 2 | 6 |
西塞山区 | 10 | 13 | 3 | 4 |
下陆区 | 10 | 16 | 5 | 10 |
开发区· | 25 | 19 | 15 | 25 |
新港园区 | 3 | 0 | 1 | 0 |
(二)主导产业运行情况
1-2月,全市九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394.07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总量的86.37%,同比增长2.12%。其中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有色金属产业产值增速分别达到21.25%、17.7%、15.2%,增长势头强劲。
表8:主导产业产值完成情况表
(三)重点企业运行情况
1-2月,全市50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产值293.58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4.34%,同比下降3.37%。50家重点监测企业中有31家企业产值保持正增长,其中13家企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2.3个百分点。其中:劲牌持正堂产值增长104.99%,网安科技产值增长84.73%,祥邦新能源产值增长81.76%,三丰智能产值增长63.48%,定颖电子产值增长39.41%,世星药业产值增长37.05%,天源化工产值增长36.31%。
(四)工业用电量情况
1-2月,全市工业用电量18.9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88%,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94个百分点,增速全省地区排名第6。其中制造业用电量15.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2%。2月当月全市工业用电量10.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8%,高于全省平均增速8.5个百分点,增速全省地区排名第7。
图5:工业用电量及增速走势图
(五)工业企业效益情况
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639.03亿元,同比增长5.2%,低于于全省3.2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12位;实现利润137.48亿元,同比增长17.8%,高于全省20.2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6位;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低于全省0.6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19.77%,亏损额为22.45亿元,同比下降14%。
(六)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1-2月,全市重点监测的19种主要工业产品有8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其中,数控机床64台,增长73%;饮料酒4.75万升,增长39.7%;精炼铜9.54万吨,增长22.3%;自来水3256.28立方米,增长14.3%;无缝钢管27.15万吨,增长9.9%;涂层板(带)4.47万吨,增长6.4%;啤酒0.82万千升,增长2.5%;印制电路板98.72万平方米,增长1.8%。
(七)各县市区运行情况
1-2月,新港园区、下陆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阳新县、开发区·铁山区、西塞山区、大冶市、黄石港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表9:县市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增速情况表
县市区 | 产值 (亿元) | 同期 (亿元) | 同比 (%) | 占全市比重(%) |
黄石市 | 456.28 | 437.0 | 4.4 | / |
大冶市 | 131.64 | 131.2 | 0.3 | 28.85 |
下陆区 | 99.3 | 104.2 | -4.7 | 21.76 |
开发区·铁山区 | 80.61 | 77.2 | 4.4 | 17.67 |
西塞山区 | 80.26 | 83.1 | -3.4 | 17.59 |
新港园区 | 30.05 | 9.0 | 233.9 | 6.59 |
阳新县(不含新港) | 27.91 | 26.0 | 7.3 | 6.12 |
黄石港区 | 6.51 | 6.3 | 3.3 | 1.43 |
表10: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表
县市区 | 增加值增速 (%) | 与全市比较 (±个百分点) | 增加值增速排名 |
全 市 | 9.7 | / | / |
新港园区 | 87.2 | 77.5 | 1 |
下 陆 区 | 11 | 1.3 | 2 |
阳新县(不含新港) | 6 | -3.7 | 3 |
开发区·铁山区 | 0.4 | -9.3 | 4 |
西塞山区 | 0.3 | -9.4 | 5 |
大 冶 市 | 0.1 | -9.6 | 6 |
黄石港区 | 0.1 | -9.6 | 6 |
(八)17个市州情况比较
从进规企业个数看,1-2月,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10位,武汉、孝感、襄阳、黄冈、荆州、宜昌、十堰新增规上企业个数均超过100家,分别达到322个、210个、202个、188个、180个、171个、137个。从工业增速看,1-2月,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全省排名第3位。从工业和技改投资看,1-2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3%,全省排名第12位;工业技改投资同比下降2.6%,全省排名第7位。
表11:全省17个市州主要指标情况比较表
市州 | 进规企业 | 工业增加值 | 工业投资 | 工业技改 | ||||
总数(个) | 总数 排名 | 增速 (%) | 增速 排名 | 增速 (%) | 增速 排名 | 增速 (%) | 增速 排名 | |
湖北 | 1875 | / | 5.4 | / | 7.5 | / | -0.6 | / |
322 | 1 | 1.4 | 16 | 10.4 | 7 | 64.7 | 1 | |
黄石 | 77 | 10 | 9.7 | 3 | 3.3 | 12 | 2.6 | 7 |
十堰 | 137 | 7 | 9.7 | 3 | 3.5 | 11 | -9.7 | 8 |
宜昌 | 171 | 6 | 9.7 | 3 | 7.0 | 9 | -10.0 | 10 |
襄阳 | 202 | 3 | 9.4 | 9 | -12.1 | 16 | -48.1 | 15 |
鄂州 | 29 | 15 | 9.5 | 8 | -3.2 | 13 | -9.7 | 8 |
荆门 | 84 | 8 | 4.9 | 13 | 18.3 | 3 | 24.1 | 4 |
孝感 | 210 | 2 | 9.8 | 2 | 17.6 | 4 | 4.6 | 6 |
荆州 | 180 | 5 | 9.9 | 1 | 22.5 | 2 | 5.1 | 5 |
黄冈 | 188 | 4 | 9.6 | 6 | 6.8 | 10 | -50.3 | 16 |
咸宁 | 58 | 11 | 8.5 | 11 | -10.8 | 15 | -23.0 | 13 |
随州 | 46 | 12 | 7.4 | 12 | 34.6 | 1 | 32.7 | 3 |
恩施州 | 84 | 8 | 3.4 | 14 | -9.8 | 14 | -38.2 | 14 |
仙桃 | 30 | 14 | 9.6 | 6 | 10.9 | 5 | -12.4 | 12 |
潜江 | 38 | 13 | 9.0 | 10 | 10.2 | 8 | -11.2 | 11 |
天门 | 19 | 16 | / | / | 10.6 | 6 | 40.7 | 2 |
神农架 | 0 | 17 | 3.1 | 15 | -100.0 | 17 | -100.0 | 17 |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当前,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运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二)建材行业大幅下滑。受当前大环境影响,全国房地产市场收紧,水泥需求日益减少,价格降幅较大,水泥企业计划性停产成为常态。2023年全市水泥企业计划错峰生产351天,其中一季度错峰生产天数占比超过六成,将直接导致水泥行业一季度产值出现较大下滑,其中1-2月份,建材行业实现产值26.18亿元,同比下降28.3%。
(三)区域态势分化较大。1-2月,新港园区、下陆区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分别增长87.2%、11%;开发区·铁山区、西塞山区、大冶市、黄石港区增加值增速均不到1%,分别增长0.4%、0.3%、0.1%、0.1%。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在目标进度上精准督导。加强对各县(市、区)目标任务的跟踪督导,狠抓目标进度落实,计划往前赶,时间往前排,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以首季高开赢得全年主动。
(二)在运行调度上精准发力。坚持一月一分析、一月一安排、一月一调度,紧盯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时段,超前调度、精准调度、定向调度,让形势好的企业大力超、困难企业奋力赶、掉产企业着力补,稳住工业基本盘,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三)在重大增长点上精准发力。对今年100个预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增长点,特别是28个亿元以上的重大增长点,落实专人紧盯、动态监控,帮助企业解决用能、用工、用钱、用料等要素供给,促进增长点加快投产达效。
(四)在项目建设上精准发力。持续推进“三个十”项目建设,确保华鑫实业精品板材技改、新港重科年产230万吨特钢、明源光电神通光学镜片、大冶特钢特冶锻造三期等项目尽早开工;湖北优科、华新机制砂、闻泰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诺德锂电、长城汽车、新兴管业绿色智能制造等项目尽快投产,不断形成新的大的增量。
(五)在企业培育上精准发力。加大进规稳规力度,迅速完善进规培育库、临退稳规库、提质培优库,加快企业进规步伐。加强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培育更多的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