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测分析

2021年1-10月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时间:2021-11-24 15:43

分享:


10月份,全市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咬定目标,加压奋进,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较上月回升20.4个百分点,扭转了连续两个月当月工业增加值负增长的被动局面。

一、1-10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主要指标运行情况

     1、工业总产值: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13.33亿元,同比增长32%,较2019年同期增长22.1%,两年平均增长10.5%。其中10月当月完成产值235.59亿元,同比增长26%

1: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增速图

2、工业增加值: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122019年同期增长6.4%,全省排名第9位;两年平均增长3.2%(全省两年平均2.4%),全省排名9位。

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图

3、工业投资:1-10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38.86亿元,同比增长20.9%,低于全省3.8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11位,比2019年同期下降18.5%

1:县市区工业投资完成情况

县市区

工业投资

总量(亿元)

增速(%

增速排名

全市

338.86

20.9

/

阳新县

75.19

73.6

1

大冶市

155.49

15.1

2

开发区·铁山区

64.97

11.4

3

西塞山区

28.05

5.5

4

下陆区

13.50

5.1

5

黄石港区

1.66

-59.0

6

3:工业投资增速图

4、工业技改投资

1-10月,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35.55亿元,同比增长55.3%,低于全省1.6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9位,比2019年同期下降25%

2:县市区工业技改投资完成情况

县市区

工业技改投资

总量(亿元)

增速(%

增速排名

全市

135.55

55.3

/

阳新县

30.50

150.1

1

西塞山区

22.22

62.1

2

大冶市

61.01

54.8

3

开发区·铁山区

11.93

8.1

4

下陆区

8.86

7.6

5

黄石港区

0.95

-65.1

6

4: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图

5、新增规上企业

截止到目前,全市新增规上企业83家,其中:小进规57家,新进规26家。阳新县新增16家,其中小进规10家,新进规6家;开发区·铁山区新增23家,其中小进规17家,新进规6家;下陆区新增8家,其中小进规7家,新进规1家;大冶市新增26家,其中小进规14家,新进规12家;黄石港区新增3家,全部为小进规3家;西塞山区新增7家,其中小进规6家,新进规1家。

3:县市区企业进规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全年进规目标

(家)

已进规企业

完成全年目标情况

%

目标完成

情况排名

总数(家)

小进规(家)

新进规(家)

全市

100

83

57

26

83

/

阳新县

15

16

10

6

106.7

1

开发区·铁山区

24

23

17

6

95.8

2

下陆区

10

8

7

1

80.0

3

大冶市

34

26

14

12

76.5

4

黄石港区

5

3

3

0

60.0

5

西塞山区

12

7

6

1

58.3

6

6、智能化改造

2021年,全市计划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100个,1-10已完成项目98个,其中:大冶市已完成项目31个;阳新县(含新港)已完成项目12个;黄石港区已完成项目5个;西塞山区已完成项目9个;下陆区已完成项目10个;开发区·铁山区已完成项目31个。

4:县市区智能化改造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年度智能化改造项目(个)

已完成项目
(个)

完成全年目标情况
%

目标完成

情况排名

全市

100

98

98

/

阳新县

12

12

100

1

黄石港区

5

5

100

1

下陆区

10

10

100

1

开发区·铁山区

31

31

100

4

大冶市

32

31

96.9

5

西塞山区

10

9

90

6

(二)主导产业运行情况

1-10月,全市九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710.7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总量的89.41%,同比增长28.37%。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速达到59.5%,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51-10月主导产业产值完成情况表

产业名称

累计产值

(亿元)

去年同期

(亿元)

同比

%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

有色金属

489.96

383.38

27.80

25.61

黑色金属

417.15

303.60

37.40

21.80

装备制造

239.34

192.02

24.64

12.51

建材

136.46

106.69

27.90

7.13

电子信息

118.55

74.33

59.50

6.20

食品饮料

117.91

110.02

7.17

6.16

化工医药

106.08

84.11

26.13

5.54

能源

57.18

53.30

7.28

2.99

纺织服装

28.07

25.14

11.66

1.47

其他

202.63

116.91

73.32

10.59

合计

1913.33

1449.49

32.00

100

(三)重点企业运行情况

1-10月,全市50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产值1277.96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6.79%,同比增长34.69%50家重点监测企业中有43家企业产值保持正增长,其中9家企业产值增速70%以上,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3.74个百分点,支撑作用明显。其中:台光电子产值增长162.58%,三丰智能产值增长126.48%,天源化工产值增长120.2%,天玑智谷产值增长108.14%,三环锻压产值增长87.68%,大冶铁矿产值增长84.37%,定颖电子产值增长72.94%,华中铜业产值增长71.95%

(四)工业用电量情况

10月份,全市当月工业用电量10.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7%,低于全省平均增速8.92个百分点,当月增速全省地区排名第10位。1-10月,累计工业用电量102.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29个百分点,增速全省地区排名第13位,其中制造业用电量8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8%从行业用电看,10月当月,电子信息、能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黑色金属、装备制造行业用电量保持增长,分别增长44.33%30.05%21.67%10.89%7.84%5.95%从重点企业用电看,重点监测的50家企业中盛冶薄板、美岛、山力兴冶、华润啤酒用电量分别增长9462.81%178.37%88.87%67.98%

5:工业用电量及增速走势图

(五)工业企业效益情况

1-9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820.5亿元,同比增长38%,高于全省16.9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2位;实现工业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38.3%,高于全省5.8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5位;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38 %,低于全省1.04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24.66%,亏损额为6.4亿元,同比下降13.2%

(六)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1-10月,全市重点监测的19种主要工业产品除精炼铜、饮料酒、啤酒、中成药、无缝钢管外产量均保持增长,其中,铁矿石340.93万吨,增长91.6%;数控机床284台,增长56.9%;印制电路板443.58万平方米,增长51.8%;涂层板24.31万吨,增长38.8%;水泥熟料1074.48万吨,增长25%;水泥1277.97万吨,增长21.1%;制冷压缩机1322.2万台,增长20.9%;发电109.62亿千瓦时,增长18.1%;镀层板76.04万吨,增长18.1%;成品钢材649.69万吨,增长12.8%

(七)各县市区运行情况

1-10月,全市仅开发区·铁山区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大冶市、阳新县、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61-10月县市区工业总产值及增速情况表

县市区

产值(亿元)

同期(亿元)

占全市比重(%

同比(%

排名

全市

1913.33

1449.5

/

32

/

开发区·铁山区

307.54

200.0

16.07

53.8

1

西塞山区

342.92

262.6

17.92

30.6

2

阳新县

144.46

111.0

7.55

30.1

3

下陆区

478.45

372.9

25.01

28.3

4

大冶市

615.47

480.1

32.17

28.2

5

黄石港区

24.48

22.8

1.28

7.4

6

71-10月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表

县市区

增加值增速(%

与全市比较(±个百分点)

增速排名

黄石市

15.2

/

/

开发区·铁山区

37.5

22.3

1

阳新县

14.9

-0.3

2

大冶市

14.8

-0.4

3

黄石港区

11.7

-3.5

4

西塞山区

11.5

-3.7

5

下陆区

8.6

-6.6

6

(八)17个市州情况比较

从规上企业个数看,1-9月,我市规上企业总数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10位,其中,武汉、襄阳、宜昌、黄冈、荆州、孝感、荆门企业总数均超过1000家,分别达到3054个、1751个、1317个、1270个、1260个、1185个、1005个。从工业增速看,1-10月,我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全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12位。从工业和技改投资看,1-10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9%,全省排名第11位;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5.3%,全省排名第9位。

8:全省17个市州主要指标情况比较表

市州

1-9月规上企业

1-10月工业增加值

1-10月工业投资

1-10月工业技改

总数

总数

增速

增速

增速

增速

增速

增速

(个)

排名

%

排名

%

排名

%

排名

湖北

16090

/

15.7

/

24.7

/

56.9

/

武汉

3054

1

16.1

11

13.3

16

62.7

7

黄石

734

10

15.2

12

20.9

11

55.3

9

十堰

993

8

1.9

16

38.4

4

47.4

10

宜昌

1317

3

24.1

1

38.1

5

47

11

襄阳

1751

2

21.9

2

20.4

12

104.3

3

鄂州

475

12

20.9

4

62.8

1

135.9

1

荆门

1005

7

2.6

15

20

13

44.2

13

孝感

1185

6

18.4

9

35.2

7

43.6

14

荆州

1260

5

11.8

13

44.7

2

62.8

6

黄冈

1270

4

21.1

3

19.8

14

28.2

15

咸宁

988

9

20.5

5

12.7

17

45.3

12

随州

681

11

19.7

6

27.4

9

78.6

5

恩施州

355

14

17.6

10

36.3

6

85.5

4

仙桃

453

13

-16

17

16.7

15

27

16

潜江

233

16

18.8

8

31.3

8

59

8

天门

326

15

19.1

7

27.2

10

-7.8

17

神农架

10

17

9.5

14

42.4

3

106.5

2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政策性制约。今年以来,受环保督察、钢铁限产、统计督察、能耗双控、“两高”项目清理等多重政策性因素叠加影响,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企业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是增加值率下降。今年5月份增加值率调整后,全市前三季度平均增加值率为25.1%,较去年同期(28.2%)和2020年底(29%)分别下降3.13.9个百分点。增加值率高低直接影响增加值总量,1-10月增加值按去年同期和2020年底增加值率测算比较,分别减少增加值59.3亿元、74.6亿元。

三是价格指数上涨。今年以来,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建材业价格指数持续上涨,始终处于高位。10月份,建材业当月价格指数为129.75%,较上月提高21.49个百分点,较年初提高38.1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当月价格指数为129.48%,较上月提高4.17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压延加工业当月价格指数为134.12%,较上月提高3个百分点。

四是同期基数持续抬高。10月份同期产值基数达到187亿元,11月、12月份产值基数更是高达190亿元、200亿元,四季度工业增长压力较大。

五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1-9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两项资金”占用达到321.45亿元,同比增长25.16%。其中:应收帐款223.10亿元,同比增长28.6%;产成品资金98.35亿元,同比增长18.1%,为今年来最高水平,企业库存周转及资金回笼压力大。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抓紧抓实精准调度。按照“冲刺四季度、努力实现全年精彩”的工作部署,紧盯目标任务,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监测分析,实行定向精准调度。同时,抓好预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增长点特别是省级重点调度增长点的调度服务,千方百计扩大工业增量。

二是抓紧抓实企业帮扶。加大停产半停产企业帮扶力度,一企一策制定措施,跟踪帮扶,切实帮助停产半停产企业迅速复产达产,充分释放存量潜力。

三是抓紧抓实要素保障。积极与市供电公司、中石油昆仑燃气、城发环投等要素保障部门沟通协调,加强电、气、热等要素保障,确保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进一步加大银企对接和融资担保力度,着力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

四是抓紧抓实“双千”服务。加大企业困难问题的协调督办力度,推动问题从速解决,推动各项慧企政策落实落地,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经济运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