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风采

精工制造109年 “特钢长子”托举强国梦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2-06-27 09:31

分享:

助力“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宫”“北斗”升空,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近60年的历史进程中,大冶特钢均提供了关键部件用钢。

特钢,是衡量一个国家能否成为钢铁强国的重要标准,是建设现代化钢铁强国的重要支撑。特钢产品有力支撑我国高端制造业、国家重点工程等领域发展需求。6月10日,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蒋乔做客湖北日报5G演播室,畅谈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实业报国理念。

企业名片

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是中国近代“钢铁摇篮”,隶属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是其沿海沿江产业链战略布局中重要一环。

大冶特钢建成中国特钢品种规格最齐全的“棒”“管”“锻”三大生产基地,工艺技术和装备具备世界先进水平。该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全国首批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先后承担国家多项冶金课题的项目攻关,主持或参与起草修订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先后荣获“全国质量奖”“全国质量标杆”“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多项产品荣获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航天突出贡献供应商”、“中国工模具行业最具影响力钢厂品牌”等奖项。

精彩语录

谋事,敢想敢干;干事,敢攻敢破;成事,敢作敢为。敢于向老大难问题“叫板”,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收入靠贡献,岗位靠竞争,职位靠能绩。百年特钢,创新无限,创新是生产力。

坚持“棒材差异化、钢管专业化、锻材高端化”策略,把融入高端制造产业链、规避红海竞争、提高市场风险防范能力作为营销创新重点。

享有“钢铁摇篮”

“特钢长子”美誉

西塞山下,十里钢城。大冶特钢的前身可追溯到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的大冶钢铁厂,迄今已有109年历史。汉冶萍建立以后,主要生产国防、轮船等用钢,为铁路生产钢轨,肩负钢铁救国的使命。

蒋乔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时期,经毛主席批准,对大冶钢厂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开始了新中国第一个特殊钢厂的建设,被誉为“特钢长子”。1953年、1958年,毛主席两次视察大冶特钢,嘱咐“办大办好”。1997年,大冶特钢在深交所上市。

“20世纪末,我国已成为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消费国,但由于特殊钢生产起步晚,水平不高,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种背景下,我国加速特殊钢行业结构优化、兼并重组,鼓励支持钢铁企业朝着集团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蒋乔介绍,2004年11月9日,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收购大冶特钢,组建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2008年5月,中信泰富集团正式成立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目前,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已成为中国特钢市场引领者、主导者和行业标准制定者。

作为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旗下的“四大金钢”之一,大冶特钢生产特钢历史最悠久,是中国特钢品种规格最齐全的“棒”“管”“锻”三大生产基地,形成了轴承钢、汽车用钢、能源用钢、航天用钢、机械用钢、工模具钢六大品牌。

服务国家重大工程

和新兴产业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着陆。

5月31日,“鲲龙”AG600大飞机在广东珠海首飞成功。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这些国之重器,都有大冶特钢的奉献。”蒋乔介绍,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中,大冶特钢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再到“天宫”“北斗”发射升空,大冶特钢均提供了关键部件用钢。同时,大冶特钢以“高精尖”产品,助力打造港珠澳大桥、复兴号动车组、国产大飞机等中国名片、国之重器,立下汗马功劳。

大冶特钢持续瞄准高端市场、高端用户、高附加值产品,打造“单项冠军”“小巨人”产品,2021年实现产值331.12亿元,同比增长32.82%。汽车用钢方面,商用车、工程车用钢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高端轴承用钢,是“钢中之王”。如今,大冶特钢所属的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所需关键特钢材料的制造基地,也是特钢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基地。该集团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美国、日本以及欧盟、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国内外高端领域用户青睐。生产的轴承钢产销量连续10余年全球领先,高端汽车用钢、工程机械用钢、风电用钢、海洋系泊链钢、矿用链条钢、高端大圆坯等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

近年来,大冶特钢生产的钢管产品得到国际市场高度认可,成为国际四大油服公司哈里伯顿、贝克休斯、斯伦贝谢、威德福的材料供应商,在汽车用钢、轴承钢等领域,大冶特钢与国际知名的钢铁制造商同台竞技。总部设在瑞典的SKF公司,是轴承制造业的重要企业,在全世界10多个国家设有40多家生产厂,从2005年开始,SKF公司在中国寻找原材料供应厂家,大冶特钢有6个牌号的轴承钢一次性通过认证,成为SKF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全球战略供应商。

大冶特钢109年发展史,助力中国特钢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以钢兴城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依厂建市,以钢兴城。大冶特钢与黄石市发展相生共荣,对黄石特钢产业链的形成带动作用明显。黄石市特钢产业有100多家企业,主要集聚在西塞山区,以大冶特钢为龙头。去年,科技部授予的“国家火炬西塞山区特钢特色产业基地”揭牌,标志着以大冶特钢为龙头的西塞山区将成为全国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特钢产业基地。

“在民用特钢领域,大冶特钢的汽车用钢、轴承用钢已位列全球第一方阵,但在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特钢方面,还处于第二阵营向第一阵营追赶阶段。”蒋乔说,“在成本控制、质量稳定性、新产品研发等方面,还要向先进企业学习。”

“紧紧围绕国家‘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大冶特钢将持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齐头并进做好质量、安全、环保工作。”蒋乔表示,大冶特钢将坚持“数智生产、数智运营、数智服务”目标,做到数字赋能经营,智造引领发展。今年,大冶特钢将投资20亿元持续建设特冶锻造三期,推进炼铁智能化等生产线,以及460钢管厂“灯塔工厂”、动力数字能源管控中心、冶金材料研发数据平台三大项目建设。

目前,我国在铁路、汽车、工程车辆,及风电用钢方面,已逐步实现国产化。在国家“双碳”政策背景下,大冶特钢产品研发持续向易切削、非调质、高纯净度、高稳定性等“高、精、特、新”方向发展。蒋乔透露,在全球钢材相关联的前100强企业中,大冶特钢与其中80%以上都已建立合作关系,将持续助推特钢强国、工业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