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信工作 > 经济运行科 > 工作动态

2025年1-10月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经济运行科      时间:2025-11-25 10:52

分享:

  1-10月,全市经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工业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向上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72.57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10月当月完成产值272.2亿元,同比增长23.7%

图1: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增速图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0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

图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图

3、工业投资增速:1-10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0%

表1:县市区工业投资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工业投资

增速(%)

排名

全市

32.0

/

黄石港区

1461.8

1

开发区·铁山区

83.1

2

西塞山区

78.8

3

阳新县(本级)

25.7

4

新港园区

16.9

5

下陆区

16.0

6

大冶市

13.0

7

图3:工业投资增速图

4、工业技改投资增速:1-10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3.5%

表2:县市区工业技改投资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工业技改投资

增速(%)

排名

全市

23.5

/

黄石港区

3159.0

1

下陆区

104.7

2

开发区·铁山区

86.9

3

西塞山区

63.2

4

新港园区

-11.4

5

阳新县(本级)

-13.0

6

大冶市

-32.9

7

图4: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图

5、新增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10月,全市新增亿元以上项目92个。其中,大冶市28个,开发区·铁山区21个,阳新县(本级)17个,西塞山区17个,下陆区8个,黄石港区1个。

表3:县市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全年目标(个)

新入库数(个)

完成全年目标

(%)

目标完成

情况排名

全市

100

92

92.0

/

西塞山区

10

17

170.0

1

下陆区

6

8

133.3

2

开发区·铁山区

20

21

105.0

3

黄石港区

1

1

100.0

4

大冶市

35

28

80.0

5

阳新县(本级)

24

17

70.8

6

新港园区

4

0

0.0

7

6、净增规上企业:1-10月,全市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9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955家。分区域来看,大冶市净增12家,开发区·铁山区净增7家,西塞山区净增5家,下陆区净增5家。

表4:县市区企业进规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全年净增目标

(家)

新增进规企业

退规数

净增数

完成全年目标

(%)

目标完成

情况排名

总数

(家)

新进规(家)

全市

74

91

13

62

29

39.2

/

大冶市

21

39

5

27

12

57.1

1

西塞山区

9

12

0

7

5

55.6

2

下陆区

9

7

1

2

5

55.6

2

开发区·铁山区

14

16

1

9

7

50.0

4

阳新县(本级)

11

15

5

15

0

0

5

黄石港区

5

0

0

0

0

0

5

新港园区

5

2

1

2

0

0

5

7、新增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10月,全市新增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48家。其中,大冶市15家,开发区·铁山区12家,阳新县(本级)10家,西塞山区4家,黄石港区4,下陆区3家,新港园区2家。

表5:县市区专精特新企业情况表

县市区

全年目标(家)

已完成(家)

完成率(%)

排名

全市

50

48

96.0

/

黄石港区

2

4

200.0

1

阳新县(本级)

7

8

114.3

2

西塞山区

4

4

100.0

3

新港园区

2

2

100.0

3

大冶市

17

15

88.2

5

开发区·铁山区

14

12

85.7

6

下陆区

4

3

75.0

7

8、新增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企业:1-10月,全市已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95家。其中,大冶市27家,开发区·铁山区28家,阳新县(本级)14家,下陆区13家,西塞山区8家,新港园区2家,黄石港区3家。

表6:县市区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情况表

县市区

全年目标(家)

已完成(家)

完成率(%)

排名

全市

130

95

73.1

/

下陆区

12

13

108.3

1

新港园区

2

2

100.0

2

阳新县(本级)

17

14

82.3

3

开发区·铁山区

38

28

73.7

4

大冶市

40

27

67.5

5

西塞山区

14

8

57.1

6

黄石港区

7

3

42.9

7

9、新增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10月,全市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6家。其中,开发区·铁山区6家,大冶市5家,阳新县(本级)3家,下陆区2家。

表7:县市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全年目标(家)

已完成(家)

完成率(%)

排名

全市

14

16

114.3

/

开发区·铁山区

3

6

200.0

1

大冶市

3

5

166.7

2

阳新县(本级)

2

3

150.0

3

下陆区

2

2

100.0

4

黄石港区

1

0

0.0

5

西塞山区

2

0

0.0

5

新港园区

1

0

0.0

5

(二)主导产业运行情况

1-10月,全市九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2297.28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总量的92.9%,同比增长13.5%。其中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产值增速分别达到50.6%19.7%18.6%

表8:主导产业产值完成情况表

产业名称

累计产值

(亿元)

去年同期

(亿元)

同比

(%)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

有色金属

954.96

805.19

18.6

38.6

黑色金属

376.16

387.39

-2.9

15.2

装备制造

286.12

190.02

50.6

11.6

电子信息

267.78

223.71

19.7

10.8

化工医药

138.16

132.34

4.4

5.6

建材

114.23

114.46

-0.2

4.6

食品饮料

72.45

73.41

-1.3

2.9

能源

62.19

66.34

-6.3

2.5

纺织服装

25.23

31.29

-19.4

1.0

其他

175.29

150.49

16.5

7.1

合计

2472.57

2174.64

13.7

100.0

(三)重点企业运行情况

1-10月,全市50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产值1826.5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3.87%,同比增长16.9%50家重点监测企业中有27家企业产值保持正增长,其中20家企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14.24个百分点。其中:长城汽车产值增长800.45%,诺德新材料产值增长167.27%,台光电子增长78.92%

(四)工业用电量情况

1-10月,全市工业累计用电量12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2%,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59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13。其中制造业用电量10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8%10月当月工业用电量13.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13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5

图5:工业用电量及增速走势图

(五)工业企业效益情况

1-9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197.2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6位;实现利润72.0亿元,同比增长54.7%,增速全省排名第3位;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27%,低于全省2.4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29.4%,亏损额为16.7亿元,同比下降38.0%

(六)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1-10月,全市重点监测的19种主要工业产品有7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其中,涂层板24.55万吨,增长11.8%;饮料酒18.73万千升,增长9.5%;制冷压缩机1268.43万台,增长5.7%;服装2082.82万件,增长5.4%;水泥熟料1160.6万吨,增长1.9%;发电量123.64亿千瓦时,增长1.2%;无缝钢管110.66万吨,增长0.3%

(七)大宗商品价格情况

10月份,据全国6种重要大宗商品价格的监测显示,有3种市场价格同比上涨,3种市场价格同比下降。其中黄金价格同比上涨45.3%

表9:2025年10月31日大宗商品价格表

产品名称

单位

本期价格(元)

同期价格(元)

同比(%)

黄金99.99

921.4

633.93

45.3

电解铜(1#)

86808.8

76683.1

13.2

热轧板卷

818.91

773.92

5.8

铁矿石

3319.6

3537.9

-6.2

螺纹钢

3122.3

3530.5

-11.6

水泥

350.9

406.6

-13.7

(八)各县市区运行情况

1-10月,大冶市、阳新县、开发区·铁山区和新港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余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表10:县市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增速情况表

县市区

产值

(亿元)

同期

(亿元)

同比

(%)

占全市比重(%)

全市

2472.5

2174.6

13.7

/

大冶市

563.4

501.7

12.3

22.79

开发区·铁山区

497.4

423.7

17.4

20.12

下陆区

457.9

394.7

16.0

18.52

新港园区

409.4

332.0

23.3

16.56

西塞山区

356.5

350.9

1.6

14.42

阳新县(本级)

160.4

143.7

11.6

6.49

黄石港区

27.5

27.3

0.6

1.11

表11: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表

县市区

增加值增速

(%)

与全市比较

(±个百分点)

增加值增速排名

全市

12.3

/

/

新港园区

16.3

4.0

1

大冶市

15.3

3.0

2

开发区·铁山区

12.5

0.2

3

阳新县(本级)

12.4

0.1

4

下陆区

9.7

-2.6

5

西塞山区

7.7

-4.6

6

黄石港区

0.8

-11.5

7

(九)17个市州情况比较

从进规企业个数看1-10月,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9位,武汉、孝感、襄阳、黄冈、宜昌、荆州新增规上企业个数均超过100家,分别达到284个、186个、165个、161个、160个、138个。从工业增速看,1-10月,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全省排名第5位。从工业和技改投资看,1-10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0%;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3.5%

表12:全省17个市州主要指标情况比较表

市州

进规企业

工业增加值

工业投资

工业技改

总数(个)

总数

排名

增速

(%)

增速

排名

增速

(%)

增速

排名

增速

(%)

增速

排名

湖北

1732

/

/

/

/

/

/

/

武汉

284

1

5.9

16

/

/

/

/

黄石

91

9

12.3

5

32.0

/

23.5

/

十堰

96

8

12.9

3

/

/

/

/

宜昌

160

5

9.3

10

/

/

/

/

襄阳

165

3

/

/

/

/

/

/

鄂州

36

15

8.9

12

/

/

/

/

荆门

76

10

9.1

11

/

/

/

/

孝感

186

2

8.9

12

/

/

/

/

荆州

138

6

13.9

2

/

/

/

/

黄冈

161

4

7.7

15

/

/

/

/

咸宁

103

7

9.4

8

/

/

/

/

随州

64

12

9.6

6

/

/

/

/

恩施州

66

11

12.9

3

/

/

/

/

仙桃

40

13

9.5

7

/

/

/

/

潜江

39

14

9.4

8

/

/

/

/

天门

27

16

16.8

1

/

/

/

/

神农架

0

17

8.9

12

/

/

/

/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部分行业承压较重。1-10月,黑色金属、建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能源等5个行业产值呈现负增长。其中:黑色金属行业受下游房地产行业市场低迷影响,产值同比下降2.9%,降幅已连续3月呈扩大趋势;纺织服装行业受国外关税政策影响,产值同比下降19.37%,已连续7个月呈现两位数下滑。

二是减产企业数量较多1-10月,全市95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减停产企业有548家,较上月增加18家,减产面为57.4%,同比减少产值146.83亿元,下拉规上工业产值增速6.8个百分点。

三是进规企业拉动不足。1-10月,全市新增规上企业91家,其中小进规78家,新进规仅13家。91家新增规上企业1-10月完成产值49.13亿元,新增产值仅29.49亿元,仅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4个百分点。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狠抓运行调度,全力冲刺三千亿。锚定全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目标不动摇,加大对大冶市、下陆区、开发区˙铁山区和新港园区等重点地区,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大冶有色、大冶特钢、长城汽车等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持续挖掘增长潜力,全力以赴完成目标任务。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着力积蓄新后劲。抓好2025年全市重点、重大工业项目,统筹跟踪大冶特钢、新冶特钢、华鑫实业等重点企业现场办公会问题交办落实情况,认真履行工业和创新项目工作专班职责,协调解决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持续完善“十五五”重大工业项目库,提前部署构建2026年全市重点、重大工业项目库,为明年投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狠抓企业培育,聚力壮大主力军。围绕全年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的目标,督促各县(市、区)严把时间节点,强化动态监测和分类指导,聚焦70家进规重点培育企业,逐家上门走访调研,精准帮扶指导。加强与统计部门协调联动,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入尽入、颗粒归仓。

四是狠抓纾困解难,倾力优化好服务。持续深化“双千”服务,用好企业诉求“101”解决机制,及时高效回应企业诉求,全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同时,推进企业诉求“101”解决机制与企业家早餐会、重点企业现场办公会等工作机制的融合,将部分企业诉求提交市政府主要领导协调,进一步加快推动企业诉求的快速高效解决。

(经济运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