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47.15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6月当月完成产值255.21亿元,同比增长6.5%。
图1: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增速图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7位。
图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图
3、工业投资增速:1-6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4%,增速高于全省20.6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2位。
表1:县市区工业投资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 工业投资 | |
增速(%) | 排名 | |
全市 | 32.4 | / |
黄石港区 | 134.8 | 1 |
西塞山区 | 103.9 | 2 |
阳新县(本级) | 37.4 | 3 |
开发区·铁山区 | 30.3 | 4 |
大冶市 | 24.8 | 5 |
新港园区 | 14.6 | 6 |
下陆区 | 11.4 | 7 |
图3:工业投资增速图
4、工业技改投资增速:1-6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7%,增速高于全省14.4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6位。
表2:县市区工业技改投资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 工业技改投资 | |
增速(%) | 排名 | |
全市 | 16.7 | / |
西塞山区 | 111.9 | 1 |
下陆区 | 96.9 | 2 |
开发区·铁山区 | 88.7 | 3 |
新港园区 | 6.2 | 4 |
阳新县(本级) | -25.0 | 5 |
大冶市 | -36.4 | 6 |
黄石港区 | -57.5 | 7 |
图4: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图
5、新增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6月,全市新增亿元以上项目62个。其中,大冶市20个,阳新县(本级)14个,开发区·铁山区13个,西塞山区9个,下陆区6个。
表3:县市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 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全年目标(个) | 新入库数(个) | 完成全年目标 (%) | 目标完成 情况排名 |
全市 | 100 | 62 | 62.0 | / |
下陆区 | 6 | 6 | 100.0 | 1 |
西塞山区 | 10 | 9 | 90.0 | 2 |
开发区·铁山区 | 20 | 13 | 65.0 | 3 |
阳新县(本级) | 24 | 14 | 58.3 | 4 |
大冶市 | 35 | 20 | 57.1 | 5 |
黄石港区 | 1 | 0 | 0.0 | 6 |
新港园区 | 4 | 0 | 0.0 | 6 |
6、新增规上企业:1-6月,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2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946家。分区域来看,大冶市进规37家,开发区·铁山区进规15家,西塞山区进规12家,阳新县(本级)进规10家,下陆区进规6家,新港园区进规2家。
表4:县市区企业进规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 全年进规目标 (家) | 进规企业 | 完成全年目标 (%) | 目标完成 情况排名 | ||
总数 (家) | 小进规(家) | 新进规(家) | ||||
全市 | 100 | 82 | 78 | 4 | 82.0 | / |
西塞山区 | 9 | 12 | 12 | 0 | 133.3 | 1 |
大冶市 | 34 | 37 | 34 | 3 | 108.8 | 2 |
开发区·铁山区 | 21 | 15 | 15 | 0 | 71.4 | 3 |
下陆区 | 9 | 6 | 6 | 0 | 66.7 | 4 |
阳新县(本级) | 17 | 10 | 10 | 0 | 58.8 | 5 |
新港园区 | 5 | 2 | 1 | 1 | 40.0 | 6 |
黄石港区 | 5 | 0 | 0 | 0 | 0 | 7 |
7、新增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6月,全市新增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48家。其中,大冶市15家,开发区·铁山区12家,阳新县(本级)8家,西塞山区4家,黄石港区4家,下陆区3家,新港园区2家。
表5:县市区专精特新企业情况表
县市区 | 全年目标(家) | 已完成(家) | 完成率(%) | 排名 |
全市 | 50 | 48 | 96.0 | / |
黄石港区 | 2 | 4 | 200.0 | 1 |
阳新县(本级) | 7 | 8 | 114.3 | 2 |
西塞山区 | 4 | 4 | 100.0 | 3 |
新港园区 | 2 | 2 | 100.0 | 3 |
大冶市 | 17 | 15 | 88.2 | 5 |
开发区·铁山区 | 14 | 12 | 85.7 | 6 |
下陆区 | 4 | 3 | 75.0 | 7 |
8、新增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企业:1-6月,全市已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54家。其中,大冶市19家,开发区·铁山区11家,阳新县(本级)10家,下陆区6家,西塞山区5家,新港园区2家,黄石港区1家。
表6:县市区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情况表
县市区 | 全年目标(家) | 已完成(家) | 完成率(%) | 排名 |
全市 | 130 | 54 | 41.5 | / |
新港园区 | 2 | 2 | 100.0 | 1 |
阳新县(本级) | 17 | 10 | 58.8 | 2 |
下陆区 | 12 | 6 | 50.0 | 3 |
大冶市 | 40 | 19 | 47.5 | 4 |
西塞山区 | 14 | 5 | 35.7 | 5 |
开发区·铁山区 | 38 | 11 | 28.9 | 6 |
黄石港区 | 7 | 1 | 14.3 | 7 |
9、新增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2024年,全市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3家。其中,开发区·铁山区6家,大冶市3家,新港园区2家,西塞山区1家,下陆区1家。
表7:县市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 全年目标(家) | 2024年完成(家) |
全市 | 14 | 13 |
大冶市 | 3 | 3 |
阳新县(本级) | 2 | 0 |
黄石港区 | 1 | 0 |
西塞山区 | 2 | 1 |
下陆区 | 2 | 1 |
开发区·铁山区 | 3 | 6 |
新港园区 | 1 | 2 |
(二)主导产业运行情况
1-6月,全市九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1335.2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总量的92.27%,同比增长7.47%。其中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有色金属产值增速分别达到24.9%、15.5%、11.2%。
表8:主导产业产值完成情况表
产业名称 | 累计产值 (亿元) | 去年同期 (亿元) | 同比 (%) |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 |
547.70 | 492.54 | 11.2 | 37.85 | |
黑色金属 | 236.97 | 241.81 | -2.0 | 16.37 |
电子信息 | 155.74 | 134.84 | 15.5 | 10.76 |
装备制造 | 146.27 | 117.10 | 24.9 | 10.11 |
化工医药 | 82.09 | 82.72 | -0.8 | 5.67 |
建材 | 66.85 | 68.99 | -3.1 | 4.62 |
食品饮料 | 42.57 | 41.45 | 2.7 | 2.94 |
能源 | 41.51 | 44.39 | -6.5 | 2.87 |
纺织服装 | 15.55 | 18.58 | -16.3 | 1.07 |
其他 | 111.90 | 86.47 | 29.4 | 7.73 |
合计 | 1447.15 | 1328.88 | 8.9 | 100.00 |
(三)重点企业运行情况
1-6月,全市50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产值1057.8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3.10%,同比增长9.55%。50家重点监测企业中有26家企业产值保持正增长,其中17家企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8.36个百分点。其中:长城汽车产值增长402.08%,诺德新材料产值增长91.75%,沪士电子增长66.71%。
(四)工业用电量情况
1-6月,全市工业累计用电量73.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2%,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62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13。其中制造业用电量6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8%。6月当月工业用电量12.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1%,低于全省平均增速3.96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15。
图5:工业用电量及增速走势图
(五)工业企业效益情况
1-5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141.8亿元,同比增长2.0%,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14位;实现利润35.7亿元,同比增长49.8%,增速全省排名第2位;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13%,低于全省1.9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31.7%,亏损额为11.7亿元,同比下降40.1%。
(六)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1-6月,全市重点监测的18种主要工业产品有9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其中,涂层板(带)14.63万吨,增长20.5%;服装1343.49万件,增长18.5%;无缝钢管72.92万吨,增长11.9%;饮料酒10.07万千升,增长11.4%;制冷压缩机785.68万台,增长8.1%;发电量65.04亿千瓦时,增长4.8%;数控机床156台,增长3.3%;成品钢材372.19万吨,增长1.6%;水泥熟料672.81万吨,增长1.6%。
(七)大宗商品价格情况
6月份,据全国6种重要大宗商品价格的监测显示,有2种市场价格同比上涨,4种市场价格同比下降。其中黄金价格同比上涨39.0%。
表9:2025年6月30日大宗商品价格表
产品名称 | 单位 | 本期价格(元) | 同期价格(元) | 同比(%) |
黄金99.99 | 克 | 764.42 | 549.94 | 39.0 |
电解铜(1#) | 吨 | 79056.7 | 78178.3 | 1.1 |
铁矿石 | 吨 | 723.42 | 827.91 | -12.6 |
热轧板卷 | 吨 | 3195.7 | 3725.1 | -14.2 |
螺纹钢 | 吨 | 3080.7 | 3505.4 | -12.1 |
水泥 | 吨 | 370.7 | 380.8 | -2.7 |
(八)各县市区运行情况
1-6月,大冶市和新港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开发区·铁山区增加值增速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其余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表10:县市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增速情况表
县市区 | 产值 (亿元) | 同期 (亿元) | 同比 (%) | 占全市比重(%) |
全市 | 1447.15 | 1328.9 | 8.9 | / |
大冶市 | 330.42 | 299.8 | 10.2 | 22.83 |
开发区·铁山区 | 285.24 | 252.4 | 13.0 | 19.71 |
下陆区 | 282.72 | 260.3 | 8.6 | 19.54 |
新港园区 | 221.24 | 191.9 | 15.3 | 15.29 |
西塞山区 | 218.42 | 220.4 | -0.9 | 15.09 |
阳新县(本级) | 92.43 | 88.2 | 4.8 | 6.39 |
黄石港区 | 16.68 | 16.0 | 4.3 | 1.15 |
表11: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表
县市区 | 增加值增速 (%) | 与全市比较 (±个百分点) | 增加值增速排名 |
全市 | 10.3 | / | / |
大冶市 | 12.2 | 1.9 | 1 |
新港园区 | 12.1 | 1.8 | 2 |
开发区·铁山区 | 10.3 | 0.0 | 3 |
阳新县(本级) | 10.2 | -0.1 | 4 |
西塞山区 | 8.6 | -1.7 | 5 |
下陆区 | 8.5 | -1.8 | 6 |
黄石港区 | 4.8 | -5.5 | 7 |
(九)17个市州情况比较
从进规企业个数看,1-6月,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8位,武汉、孝感、襄阳、黄冈、宜昌、荆州新增规上企业个数均超过100家,分别达到279个、170个、152个、148个、134个、126个。从工业增速看,1-6月,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全省排名第7位。从工业和技改投资看,1-6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4%,全省排名第2位;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7%,全省排名第6位。
表12:全省17个市州主要指标情况比较表
市州 | 进规企业 | 工业增加值 | 工业投资 | 工业技改 | ||||
总数(个) | 总数 排名 | 增速 (%) | 增速 排名 | 增速 (%) | 增速 排名 | 增速 (%) | 增速 排名 | |
湖北 | 1534 | / | 7.9 | / | 11.8 | / | 2.3 | / |
279 | 1 | 5.1 | 15 | 12.1 | 8 | -15.1 | 17 | |
黄石 | 82 | 8 | 10.3 | 7 | 32.4 | 2 | 16.7 | 6 |
十堰 | 82 | 8 | 12.4 | 3 | 9.3 | 9 | 30.2 | 2 |
宜昌 | 134 | 5 | 8.7 | 13 | 7.5 | 12 | 10.7 | 8 |
襄阳 | 152 | 3 | 3.3 | 16 | 13.7 | 6 | 5.0 | 11 |
鄂州 | 31 | 14 | 9.4 | 12 | 5.7 | 14 | -13.9 | 16 |
荆门 | 56 | 10 | 11.9 | 5 | 19.8 | 5 | 1.3 | 13 |
孝感 | 170 | 2 | 10.0 | 10 | 6.8 | 13 | 8.0 | 9 |
荆州 | 126 | 6 | 13.0 | 2 | 12.9 | 7 | 24.5 | 4 |
黄冈 | 148 | 4 | 8.4 | 14 | 8.0 | 11 | 15.5 | 7 |
咸宁 | 86 | 7 | 10.1 | 9 | 5.0 | 15 | 2.2 | 12 |
随州 | 56 | 10 | 11.5 | 6 | 27.2 | 3 | 29.7 | 3 |
恩施州 | 46 | 12 | 12.3 | 4 | 21.3 | 4 | 7.3 | 10 |
仙桃 | 34 | 13 | 10.3 | 7 | 8.5 | 10 | 16.8 | 5 |
潜江 | 28 | 15 | 9.6 | 11 | 2.0 | 16 | -4.6 | 14 |
天门 | 24 | 16 | 21.0 | 1 | -25.6 | 17 | -9.1 | 15 |
神农架 | 0 | 17 | 1.4 | 17 | 41.9 | 1 | 43.5 | 1 |
(一)经济增长动力不强。一是增长点发力不及预期。上半年,全市88个预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增长点达效的只有36个,新增产值约136.06亿元,仅占全年新增产值总量的40.7%。二是进规企业拉动不足。上半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2家,其中小进规企业78家,新进规企业只有4家;82家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9.65亿元,同比净增产值9.4亿元,仅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0.7个百分点。三是重大投资项目支撑不够。上半年,全市新入库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2个,其中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仅有10个;全市新入库工业技改项目7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仅17个。
(二)重点企业支撑减弱。上半年,全市50家重点监测企业中有24家企业产值同比下降,较上月增加1家。其中:融通高科因市场行情和资金原因,当月产值减少3亿元,累计产值减少产值5.8亿元;华鑫实业、新冶特钢受钢铁限产影响,当月产值分别减少2.1亿元、0.6亿元,累计产值分别减少3.5亿元、0.4亿元;西塞电厂因发电计划大幅减少,当月产值同比下降22.3%;天玑智谷、祥邦新能源、华新绿色建材、尖峰水泥等企业因市场行情不佳,当月产值分别同比下降64.1%、57%、51.5%、34.6%。
(三)工业用电增长乏力。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5%,较上月回落0.26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13位;其中6月当月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41%,低于全省3.96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15位。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运行调度,着力推进工业稳增长。锚定全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目标不动摇,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措施,扎扎实实组织企业生产,引导长城汽车、沪士电子、台光电子、华中铜业等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持续挖掘增长潜力,充分释放产能效能,实现达产、满产、增产的跃升。密切关注50家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产能发挥情况,加强对减产企业的纾困解难,动态调整帮扶措施,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稳定向好。
二是加强项目建设,着力积蓄发展后劲。紧盯全市重大工业项目,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重点紧抓新塑环保中空箱、云头垴绿色矿山资源开发项目、城发·大健康智能医疗生产基地等项目开工、入库;推动兴冶重工高端制造、全洋光电G8.6高世代金属掩膜版、逸洋制管热轧精密无缝钢管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优化服务迪赛新材料一期、绿冷智能装备制造等项目投产达效,尽快形成新的增量,为工业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三是加强精准培育,着力壮大市场主体。聚焦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和总量突破1000家目标,更新调整进规重点培育企业名单,强化跟踪监测,组织专班逐企开展“点对点”精准帮扶指导,确保成熟一家、申报一家、通过一家。组织召开稳规进规工作推进会,通报前期工作进展、分析研判工作形势,安排部署下步工作,通过压实责任链条、凝聚各方合力,全力攻坚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四是加强企业服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双千”、“企业家早餐会”、“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等企业纾困解难活动,用好企业诉求“101”解决机制,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及时高效回应企业诉求,全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聚焦企业存在的市场拓展难、融资贷款难、政策落实难等突出困难和问题,适时谋划开展供需对接、融资对接、惠企政策宣讲等专题活动,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经济运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