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信工作 > 经济运行科 > 工作动态

2025年1-2月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经济运行科      时间:2025-03-27 14:09

分享: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冲刺“开门红”,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46.93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2月当月完成产值216.76亿元,同比增长16.2%

图1: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增速图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高于全省3.1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11位。

图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图

3、工业投资增速:1-2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6%,增速高于全省19.3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3位。

表1:县市区工业投资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工业投资

增速(%)

排名

32.6

/

新港园区

44.9

1

阳新县(本级)

44.1

2

大冶市

42.1

3

西塞山区

32.0

4

开发区·铁山区

18.7

5

下陆区

-19.6

6

黄石港区

-100

7

图3:工业投资增速图

4、工业技改投资增速:1-2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3%,增速低于全省8.4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14位。

表2:县市区工业技改投资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工业技改投资

增速(%)

排名

2.3

/

下陆区

109.5

1

开发区·铁山区

108.7

2

阳新县(本级)

90.7

3

西塞山区

89.3

4

大冶市

-29.1

5

新港园区

-94.8

6

黄石港区

/

/

图4: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图

5、新增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月,全市新增亿元以上项目11个。其中,下陆区3个,西塞山区3个,阳新县(本级)3个,大冶市2个。

表3:县市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全年目标(个)

新入库数(个)

完成全年目标

(%)

目标完成

情况排名

全市

100

11

11.0

/

下陆区

6

3

50.0

1

西塞山区

10

3

30.0

2

阳新县(本级)

24

3

12.5

3

大冶市

35

2

5.7

4

黄石港区

1

0

0.0

5

开发区·铁山区

20

0

0.0

5

新港园区

4

0

0.0

5

6、新增规上企业:1-2月,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944家。分区域来看,大冶市进规36家,开发区·铁山区进规15家,西塞山区进规12家,阳新县(本级)进规10家,下陆区进规6家,新港园区进规1家。

表4:县市区企业进规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全年进规目标

(家)

进规企业

完成全年目标

(%)

目标完成

情况排名

总数

(家)

小进规(家)

新进规(家)

100

80

78

2

80.0

/

西塞山区

9

12

12

0

133.3

1

大冶市

34

36

34

2

105.9

2

开发区·铁山区

21

15

15

0

71.4

3

下陆区

9

6

6

0

66.7

4

阳新县(本级)

17

10

10

0

58.8

5

新港园区

5

1

1

0

20.0

6

黄石港区

5

0

0

0

0

7

7、新增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24年,全市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58家。其中,大冶市20家,开发区·铁山区12家,下陆区8家,西塞山区7家,阳新县(本级)6家,黄石港区5家。

表5:县市区专精特新企业情况表

县市区

全年目标(家)

2024年完成(家)

全市

50

58

大冶市

17

20

阳新县(本级)

7

6

黄石港区

2

5

西塞山区

4

7

下陆区

4

8

开发区·铁山区

14

12

新港园区

2

0

8、新增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企业:1-2月,全市已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19家,其中:大冶市7家;阳新县(本级)3家;黄石港区2家;西塞山区2家;下陆区2家;开发区·铁山区7家;新港园区1家。

表6:县市区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情况表

县市区

全年目标(家)

已完成(家)

全市

130

19

大冶市

40

7

阳新县(本级)

17

3

黄石港区

7

2

西塞山区

14

2

下陆区

12

2

开发区·铁山区

38

7

新港园区

2

1

9、新增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2024年,全市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3家。其中,开发区·铁山区6家,大冶市3家,新港园区2家,西塞山区1家,下陆区1家。

表7:县市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完成情况表

县市区

全年目标(家)

2024年完成(家)

全市

14

13

大冶市

3

3

阳新县(本级)

2

0

黄石港区

1

0

西塞山区

2

1

下陆区

2

1

开发区·铁山区

3

6

新港园区

1

2

(二)主导产业运行情况

1-2月,全市九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413.39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总量的92.49%,同比增长9.59%。其中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产值增速分别达到22.3%13.54%

表8:主导产业产值完成情况表

产业名称

累计产值

(亿元)

去年同期

(亿元)

同比

(%)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

有色金属

155.88

127.46

22.30

34.88

黑色金属

86.61

88.74

-2.40

19.38

电子信息

45.39

41.53

9.30

10.16

装备制造

38.88

34.24

13.54

8.70

化工医药

26.67

26.90

-0.86

5.97

建材

20.77

20.24

2.60

4.65

食品饮料

17.40

17.14

1.52

3.89

能源

16.36

15.72

4.04

3.66

纺织服装

5.43

5.24

3.61

1.21

其他

33.54

27.98

19.88

7.50

合计

446.93

405.19

10.3

100.00

(三)重点企业运行情况

1-2月,全市50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产值330.2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3.9%,同比增长12.39%50家重点监测企业中有31家企业产值保持正增长,其中17家企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拉动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9.06个百分点。其中:诺德新材料产值增长733.38%,长城汽车产值增长384.18%,娲石水泥增长139.98%

(四)工业用电量情况

1-2月,全市工业累计用电量21.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1%,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15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13。其中制造业用电量17.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8%2月当月工业用电量10.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9%,低于全省平均增速5.45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15

图5:工业用电量及增速走势图

(五)工业企业效益情况

20241-12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716.7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增速全省第8位;实现利润87.0亿元,同比增长21.1%,增速全省第9位;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3.2%,低于全省2.7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19.4%,亏损额为27.8亿元,同比下降37.1%

(六)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1-2月,全市重点监测的19种主要工业产品有13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其中,数控机床50台,增长28.2%;服装332.81万件,增长23.6%;铁矿石4.27万吨,增长18.9%;制冷压缩机253.02万台,增长17.5%;铝材5.04万吨,增长12.2%;涂层板(带)4.83万吨,增长11.3%;发电量23.35亿千瓦时,增长10.5%;无缝钢管24.45万吨,增长9.9%;自来水3442.21万立方米,增长8.8%;饮料酒3.54万千升,增长7.6%;印制电路板114.27万平方米,增长5.2%;水泥熟料162.96万吨,增长1.7%;成品钢材116.85万吨,增长1.4%

(七)大宗商品价格情况

2月份,据全国6种重要大宗商品价格的监测显示,有3种市场价格同比上涨,3种市场价格同比下降。其中黄金价格同比上涨39.6%

表9:2025年2月28日大宗商品价格表

产品名称

单位

本期价格(元)

同期价格(元)

同比(%)

黄金99.99

670.33

480.05

39.6

电解铜(1#)

76890.00

68820.00

11.7

铁矿石

825.91

958.90

-13.9

热轧板卷

3390.66

3936.60

-13.9

螺纹钢

3260.67

3866.61

-15.7

水泥

383.99

324.55

18.3

(八)各县市区运行情况

1-2月,除开发区·铁山区、大冶市、下陆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外,其余县市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表10:县市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及增速情况表

县市区

产值

(亿元)

同期

(亿元)

同比

(%)

占全市比重(%)

全市

446.93

405.2

10.3

/

大冶市

98.39

90.3

8.9

22.01

开发区·铁山区

85.63

71.2

20.3

19.16

西塞山区

84.08

85.7

-1.9

18.81

下陆区

77.42

67.7

14.3

17.32

新港园区

64.19

55.8

15.1

14.36

阳新县(本级)

31.62

28.8

9.7

7.07

黄石港区

5.59

5.6

-0.5

1.25

表11:县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表

县市区

增加值增速

(%)

与全市比较

(±个百分点)

增加值增速排名

  

11.0

/

/

开发区·铁山区

13.6

2.6

1

大冶市

11.2

0.2

2

下陆区

11.1

0.1

3

阳新县(本级)

10.9

-0.1

4

新港园区

10.8

-0.2

5

西塞山区

10.0

-1.0

6

黄石港区

-0.4

-11.4

7

(九)17个市州情况比较

从进规企业个数看1-2月,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8位,武汉、孝感、襄阳、黄冈、宜昌、荆州新增规上企业个数均超过100家,分别达到275个、166个、151个、144个、123个、122个。从工业增速看,1-2月,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全省排名第11位。从工业和技改投资看,1-2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6%,全省排名第3位;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3%,全省排名第14位。

表12:全省17个市州主要指标情况比较表

市州

进规企业

工业增加值

工业投资

工业技改

总数(个)

总数

排名

增速

(%)

增速

排名

增速

(%)

增速

排名

增速

(%)

增速

排名

湖北

1475

/

7.9

/

13.3

/

10.7

/

武汉

275

1

1.9

17

20.3

5

4.6

12

黄石

80

8

11.0

11

32.6

3

2.3

14

十堰

76

9

14.4

5

15.1

8

43.0

3

宜昌

123

5

11.9

9

8.8

12

29.2

5

襄阳

151

3

7.4

15

12.8

9

0.3

15

鄂州

29

14

12.2

7

7.3

13

-20.7

17

荆门

52

11

15.1

2

17.3

7

5.9

11

孝感

166

2

10.4

12

5.7

15

0.0

16

荆州

122

6

15.0

3

6.6

14

17.1

8

黄冈

144

4

12.6

6

4.2

16

10.4

10

咸宁

82

7

10.4

12

10.8

10

23.3

7

随州

55

10

14.5

4

20.3

5

11.5

9

恩施州

42

12

12.0

8

36.5

2

3.0

13

仙桃

34

13

11.4

10

10.3

11

37.7

4

潜江

25

15

10.0

14

23.0

4

46.4

2

天门

19

16

29.8

1

3.6

17

26.7

6

神农架

0

17

5.5

16

190.4

1

198.2

1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增长动力不强。一是缺乏大的新的增量1-2月,长城汽车、众冶矿业等尚未完全发力,闻泰科技、智慧光子、华新绿色建材等呈现负增长,优科精密刚投产未进规,对全市产值拉动作用有限。二是新进规企业拉动不够。新进规是工业增加值的重要支撑,1-2月,全市新增规上企业80家,其中小进规企业78家,新进规企业仅2家,且产值规模较小,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拉动不强。

(二)主导产品价格上涨。去年底以来,我市主要产品阴极铜、水泥价格持续上涨,2月份,大冶有色阴极铜均价(含税)76300/吨,同比增长11.7%,华新水泥(大冶)水泥均价(含税)307/吨,同比增长14.4%。水泥行业价格指数从去年底的87.73%上涨到今年1-2月的105.2%,提升了17.47个百分点,主导产品价格的上涨对全市增加值增速产生下拉作用。

(三)匹配指标支撑不足。1-2月,全市工业累计用电量21.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1%,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15个百分点,增速全省排名第13。其中:2月当月全市工业用电量10.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9%,低于全省平均增速5.45个百分点,增速全省地区第15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运行调度,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加强目标跟踪督导,坚持“一月一分析、一月一安排、一月一调度”,及时掌握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时段的运行情况,做到超前调度、精准调度、定向调度,对各县(市、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目标进度落实到位。精准施策稳增长,围绕电子信息等形势较好的行业,引导企业科学排产,力争多增多产,为稳增长多做贡献。紧盯建材等承压明显行业,针对重点企业精准施策,加大帮扶力度,尽快扭转下降趋势,确保运行企稳回升。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推动投资持续增长。加强全市重大工业项目监测调度,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尽快投产,加快形成新的增量。成立项目包保专班,以“包保局领导+产业科室+责任人”的形式对113个工业项目实施包保服务,大冶特钢、华鑫实业、新冶特钢等龙头企业、重大项目服务专班,实时召开专题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着力推动华鑫钢铁智能制造技改、新冶特钢无缝钢管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尽快实质性开工、入库,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抓好企业培育,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完善企业培育机制建立进规培育库、临退稳规库、提质培优库,对入库企业重点跟踪、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加快企业进规步伐,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纳入统计范围,为工业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加强进规督办与指导,督促和指导各县(市、区)抓好月度进规申报工作,加强与省、市统计部门的沟通协调,提升申报质量和通过率。培育优质企业主体,加强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四是深化双千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双千”活动,完善企业服务专班工作机制,建立问题快速响应和解决机制,坚持每周跑企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资金、用工、要素保障等困难和问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提升“双千”活动实效,提升企业满意度。加强对市“双千”办交办问题清单的跟踪督办,确保问题尽早销号,督促未走访调研的包保单位迅速深入企业问需解难,营造服务企业的浓厚氛围。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确保惠企政策直达企业,提升企业获得感。                                  

(经济运行科)